以为灵谷寺全是烟雾缭绕的香案,全是求神拜佛的人群,全是敲木鱼的声音,没想到一进门先看到的是座没一根木头的石头大殿,还藏着民国时期的烈士公墓,这反差真让我愣了半天。我是在上海做企业咨询的,平时见多了陆家嘴的高楼和豫园里挤着烧香的人,这次跟着两个刚从成都过来的朋友去南京,本来想着灵谷寺跟咱们上海的龙华古寺差不多,都是进门先买香,到处是祈福的牌子,结果去了才发现,这地方更像个“藏着历史的大公园”,你走在路上能听见鸟叫,能闻着松树的香味,一点都不嘈杂。跟成都的大慈寺比起来,灵谷寺也不一样,大慈寺在市中心,周围全是商场,逛完寺就能去买东西,这儿却在紫金山里,周围全是树,逛着逛着就忘了自己是在“寺庙”里,倒像在山里散心。
查资料才知道,灵谷寺不是一直待在现在的地方,它最早是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建的,原来在紫金山的独龙阜,后来朱元璋要在独龙阜建明孝陵,才把寺庙迁到了现在这儿,算下来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刚进景区大门没多远,就能看见那座石头大殿,叫“无梁殿”,整个殿全是用砖石砌的,没一根木头梁子,所以叫无梁殿,是明代建的,到现在都没坏,看着特别结实。我那成都朋友围着殿转了两圈,还伸手摸了摸墙,说这手艺比他们那儿老院子的砖墙厉害多了,这么多年风吹雨打,居然没裂缝。后来才知道,这无梁殿在民国的时候还改过用途,变成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殿里面还有当年刻的碑,上面写着阵亡将士的名字,你不用找讲解,墙上的文字写得明明白白,就算不认太多字,也能看明白这是纪念英雄的地方,这点比有些景点强,那些景点光摆着老物件,啥说明都没有,看了也白看。
往里走就是松风阁,这楼是1931年建的,原来叫“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现在改成了展示灵谷寺历史的地方。楼是两层的中式样子,红柱子绿窗户,屋顶还有翘起来的角,看着挺秀气。上去之后能看见紫金山的全景,到处是绿油油的树,风一吹还能听见松树叶子“沙沙”响,我那成都朋友说,这比在成都爬青城山舒服,青城山台阶太陡,这儿的路缓,走起来不费劲,还能随时停下来看风景。不过要提醒一句,松风阁旁边有个灵谷塔,九层楼,能爬上去看更远的风景,但楼梯又窄又陡,老人和小孩上去得小心,别着急,慢慢走,我那朋友爬了两层就说腿软,最后还是没爬到顶,白浪费了力气。
再往前走就是灵谷寺的主体寺庙,门口没有卖香的小摊,也没有拉着你算命的人,进去之后能看见几间青砖瓦房,院子里有棵老银杏树,听说有几百年了,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寺里的斋堂能吃素面,15块钱一碗,里面有香菇、笋片、青菜,汤是用黄豆和菌子熬的,鲜得很,比咱们上海豫园里卖的素面便宜多了,豫园里一碗素面要30多,还没这儿的料足,这性价比直接拉满。我那成都朋友吃了两碗,说比他们那儿的素椒面清淡,但是更鲜,适合夏天吃,不会觉得腻。不过要注意,斋堂只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开门,去晚了就吃不上了,别像我们同行的一个人,下午两点才去,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啃面包。
逛到下午的时候,发现灵谷寺里还有个“隐藏景点”,就是志公殿旁边的小花园,里面有几棵老桂花树,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但枝叶特别茂盛,还有几个石桌子石凳子,不少游客在这儿坐着歇脚,有的还拿出自带的水果吃,一点都不像是在寺庙里,倒像在自家小区的花园里。我那朋友说,这地方比成都武侯祠里的小花园更安静,武侯祠里总有导游带着一群人讲解,吵得很,这儿却能安安静静坐着,听着鸟叫发呆,主打一个放松。不过要提醒大家,别在花园里乱扔垃圾,地上很干净,咱们得爱护着点,不然下次来就没这么舒服的地方了。
从灵谷寺出来的时候,我那成都朋友还说,早知道这地方这么舒服,就该多留半天时间,不用急急忙忙赶去下一个景点。我也觉得,灵谷寺跟那些光靠“烧香祈福”吸引人的寺庙不一样,它既有老寺庙的清净,又有历史景点的厚重,还能像逛公园一样散心,甚至能吃到便宜又好吃的素面,这点真的很难得。跟咱们上海的龙华古寺比,龙华古寺太热闹,想找个安静地方都难,这儿却能让你慢慢逛,慢慢看,不用跟着人流走。要是家里有老人或者想躲开人多的地方,来灵谷寺真的合适,早上8点来最好,人少,空气好,还能看见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的样子,特别好看。
最后说句实在的,我觉得灵谷寺不该只被当成“拜佛的地方”,它更像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你能看明代的无梁殿,能了解民国的烈士故事,能在山里吸新鲜空气,还能吃碗实惠的素面,比那些挤着拍照、到处是商业化摊位的景点强多了。不用特意准备什么,穿双舒服的鞋,带个水杯,早上来逛一圈,中午吃碗素面,下午慢慢下山,一天下来一点都不累,还能觉得心里清爽。要是以后有朋友问我南京有啥值得去的地方,我肯定会推荐灵谷寺,不是因为它能祈福,是因为它能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舒服”,这种舒服在现在人挤人的景点里,真的太少见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