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完南京江宁区方旗村的梁元帝萧绎陵墓石刻《南京江宁方旗庙梁元帝萧绎陵前石刻,皇帝陵前为什么不用天禄麒麟,用辟邪?|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一)》,第二站我们便驱车前往栖霞区栖霞街道新合村的狮子冲,寻访昭明太子萧统和他母亲丁令光“母子同茔、异穴合葬”的安宁陵。
狮子冲与相距仅一公里左右的甘家巷一带,是梁代王侯的家族墓葬区。萧伟、萧景、萧憺、萧恢、萧秀、萧融、萧象、萧宏等南梁宗室贵胄,也多长眠于此,形成一片沉默而厚重的历史风景。

甘家巷梁代王侯家族墓地分布图
导航将我们带至永安公墓,几经询问路人,才得知观看石刻需从公墓对面的一个小停车场进入。

安宁陵入口处
我们转至停车场,只见入口处立着一座小渔场的大门,门边有条不起眼的小径,蜿蜒伸向深处——那便是通往安宁陵石刻的路。只是小路中间已被障碍物阻断,无法通车。
通往安宁陵石刻的小路
我们下车步行前往。路边有一群野狗,似乎在守护着陵区入口,看到生人,会狂吠,好在没有攻击我们。

野狗群
路两旁树木蓊郁,枝叶交错,几乎遮蔽了天空。左侧渔塘水光隐隐,天色阴沉,细雨飘零,三三两两的钓鱼人仍在塘边撑伞静坐,执竿垂钓,为这静谧的景致添了几分烟火气。
安宁陵前的小渔场
我们沿小径步行约三百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宽阔的草坪铺展眼前,两只高大的石刻神兽,巍然伫立于高高的基座之上,隔空相望。它们之间,是曾经庄严肃穆的神道,如今虽被青草覆盖,仍依稀可辨当年的形制。神道尽头,立着一块文物保护碑,默默昭示着此地的身份。

安宁陵石刻
这两尊石刻体态雄健,气势磅礴,观感上似乎比丹阳梁陵区的石刻更为魁伟。它们通体纹饰繁复精美,无论是飘逸的卷云纹、精致的连珠纹,还是展翅欲飞的翼翅纹,刻痕皆清晰如初,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

东为天禄(双角),西为麒麟(独角)
其纹饰风格与丹阳陵口、三城巷等梁代陵区石刻一脉相承,展现出南朝巅峰时期石刻艺术的雄浑与华美。
一、神道东侧天禄
东侧天禄身高(通高)3.15 米、身长3.35 米。
这只东侧天禄头生双角,体型魁梧雄健,与西侧的麒麟一同矗立于高大的石砌基座之上,气势恢宏。其保存状态完好,身上的翼翅、卷云等纹饰雕刻精美,是南朝陵墓石刻中艺术水准极高的代表作之一。









二、神道西侧麒麟
西侧麒麟身高(通高)3.10 米,身长3.27 米。
这只西侧的瑞兽为独角,规范上称为“麒麟”。它与东侧的天禄在形制和尺寸上基本相当,但略微矮小和短一点,这细微的差异可能源于雕刻工艺或视觉平衡的考量。
麒麟同样保存得极为完好,昂首挺胸,姿态矫健,身上精美的翼翅纹和卷云纹饰清晰可见,与天禄一同构成了神道两侧庄严、灵动的仪卫序列。
这个数据与东侧天禄(高3.15米,长3.35米)一同,精确地反映了南朝鼎盛时期帝陵级别石刻的宏伟规模。











三、萧统M1号墓和他母亲M2号墓发掘
狮子冲石刻原来被认为是陈文帝陈蒨的永宁陵,直到2012年至2013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这片区域展开了系统考古调查与勘探,根据出土墓砖纪年,确定墓主为萧统和他母亲丁令光。

永宁陵

永宁陵
从相距石刻350米的北象山南麓两座“凸”字形大型砖室墓M1墓和M2墓中分别出土了“师李/中大通弍年五月/廿七日於俊趶作此/砖大好可用”墓砖和“普通七年∕师张正貟(员)”的残砖。

石刻与墓穴位置图
狮子冲M1号墓出土的“中大通贰年”墓砖
狮子冲M1号墓出土的“普通七年”墓砖
“中大通弍年”是昭明太子萧统逝世的前一年,“普通七年”是萧统生母丁令光的卒年。
而且,两墓形制与丹阳三座齐代帝陵基本一致,均为“凸”字形带甬道的单室砖墓。两墓墓坑相距9.3至10米,各自保有独立的封土堆。值得注意的是,两墓封土在相接处存在叠压现象——M1封土部分叠压于M2之上,这一地层关系表明M1的营建时间应晚于M2,这一判断也与墓中出土的纪年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完全吻合。

狮子冲南朝大墓M1、M2

两座墓穴平面图

M1平面图、剖视图
M2平面图、剖视图
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学者由此认定M1墓主人为萧统,M2墓主人为丁令光。
此外,墓室内还发现了珍贵的砖印壁画。一号墓西壁保留了相对完整的“羽人戏虎”图案及半幅“竹林七贤”壁画;二号墓东西两壁均存有壁画遗迹,东壁为仙人持幡与仙人戏龙图案,西壁残存仙人持幡与仙人戏虎图案。
狮子冲一号墓出土的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
M1西壁羽人戏虎
M2东壁“仙人持幡”砖印壁画
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一个特殊现象:两座墓葬在建造时,竟将大量精美的壁画砖作为普通砌筑材料使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壁画砖,砖文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大龙”、“大虎”、“朱鸟”、“玄武”等四神图案,以及“嵇”、“天人”、“具张”、“笠戟”、“大日”、“小日”、“大月”等各类题记。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多项证据显示这两座均是按帝陵规制建造的大墓。出于保护帝陵的考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工作进行至中途便暂停,并对墓葬实施了回填保护。停工之时,一号墓距墓底尚有约0.8米,二号墓距墓底约1.5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