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飞
我总觉得,榆林的风是带着味道和故事的。
榆林的风吹在脸上,能让你感觉到岁月的质地。它从毛乌素沙地边缘掠来,穿过一片片新植的樟子松林,声音便柔和了;拂过无定河水面,气息便湿润了;最后扑进黄土高原的怀抱,化作故乡的吐纳。深吸一口,风里有晒焦的黄土味,有炖羊肉的醇香,有沙棘果的酸涩味,更有那些深藏在沟壑峁梁里沉默而坚韧的故事。
生在榆林,我的童年注定与这片广袤的天地相连。那时的黄昏,我常跟着祖父爬上村后头的山梁。夕阳像铜盘缓缓下沉,祖父不说话,只伸手指向远处——暮色里蜿蜒如灰白带子的是古长城,更远处夕照下闪着鎏金光泽的是镇北台。
这片看似粗粝的土地,内里却藏温暖的人间烟火。这烟火,就在寻常人家的窑洞里,在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我总记得冬夜里,一家人围坐暖炕,炕中央的小木桌上,白瓷盆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榆林的羊,饮盐碱地的水,食地椒草,肉质不膻,反倒有独特的清香。窑洞窗户贴着我们姐弟俩剪的“喜鹊登梅”“五谷丰登”,窗外是凛冽寒风,窗内是羊汤的香,还有亲人脸上的笑意。
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榆林的画卷却在一次次回望中愈发鲜亮。原来赭黄的底色上,生出了动人的绿与蓝。我站在麻黄梁的黄土坡上,看十万亩松柏林如厚重绿绸,覆盖了昔日流沙的荒凉。风过处林涛阵阵,那声音不再是呜咽,而是雄浑的合唱。我驱车穿过榆横矿区,见高耸的煤化工塔罐在澄澈天空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风从北方吹来,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只是这风里捎带的,不再仅有黄土与风沙的故事,更有森林的呼吸、河水的欢歌,以及一座城市坚定前行的铿锵足音。
正文
风从北方来
内容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合作伙伴及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邮箱:88@88.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