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枢纽,指的是桂平航运枢纽,集航运,发电为一体的拦河工程,是西江流域上重要的一处水电航运工程,重要的水运节点工程,因为广西偏西部所有大河小河,如左,右江,红水河,都会汇聚在桂平才东下。
这个桂平枢纽,就建设在桂平老城以南,郁江古水道一处叫犸骝滩的地方。
当然,现在知道这里叫犸骝滩的人,都有一定的年纪了,新生代的桂平人只知道这里叫做桂平枢纽,并不了解“犸骝滩”这种叫法了。
这里为什么会叫犸骝滩?
名字由来有几种传说。上一篇就说到,民间传说在古代这里是猴子生活的天堂,因为在桂平白话里,把猴子叫做“犸骝”,人们往来间,就把这处河滩叫做“犸骝滩”,流传了下来。
但是,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在另一种传说里,“犸骝滩”的由来,和活生生的猴子无关,而和石头有关。
据说,在枢纽大坝工程没有建起来之前,在这河道中间,曾经有一些突起的石头,其中最显眼的一处大石,形状如猴,所以就叫“犸骝滩”。
这也是民间地名最常见的一种命名方式。
在一百多年前,桂平就有人提出,在犸骝滩,大藤峡两处地方建设大坝的设想,只是时代的种种限制,在桂平黔郁江中建坝,没有实现,他们只留下了珍贵的水文文献资料,给后人指出了方向。
到八十年代的时候,相关部门在桂平郁江段选址建水坝时,来到了这处古人设想建坝的地方——犸骝滩,经过考察,了解到这里自古就是被认定为桂平境内江河中三大最险要的河滩之一,此处水流虽急,但河滩浅,河道窄,而且江中心底部是坚硬的岩石,堆积石头多,在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建设环境下,肯定是最适合建水坝的地方。
经过科学的论证,就有了桂平航运枢纽各项工程的建设。大坝起,水位升,出于航运及发电工程的需要,那块“猴形”大石被淹,被碎,也就只留其名在人间了。
至于见过那块“犸骝石”的人,现在也不年轻了。
在桂平,类似以地形地貌,环境特征命名的地方还有好多处,不说远,就桂平境内的三大江,黔江,郁江,浔江沿岸就有好几处。
如桂平石咀镇,以前叫做“石嘴”,名字由来,也是在石嘴圩边的浔江边,有突向江中心的一排石头,形状如“嘴”,所以就叫石嘴。
如桂平大湾,下湾,郁江河道流向弯涎曲直,刚进桂平就弯了一个大大的弯,边上生成了一个圩集,就叫大湾,而下游不刚好在另一个弯底又有一个圩集,所以叫下湾。
如桂平社步,古时候人们在江边立了个社公,后来又开了渡船码头,成为了河埠,慢慢形成了圩集,所以,叫社埠。“社”,即社公,“步”,即河埠,后才成为社步。
还有大藤峡里黔江流段的碧滩,弩滩,鱼王石等等,都有很多自然环境成的传说。
只是,随着经济建设需要,百年前古人对犸骝滩,大藤峡建设水坝的梦想相继实现,水位上涨,江河水道深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曾经的三大险滩都成为了“高坝平湖”,黄金航道,一些原始的江河自然景观也就沉于江底,不再复现。
成为了历史人文故事流传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