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小狮子在跟我打招呼!”
11月2日下午,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楼大厅里,一名小男孩正举着气球蹦跳着,目光紧紧追随前方一只身披红袍的“小舞狮”。不远处,另一只身披金黄狮衣的小家伙刚完成一个灵巧的跳跃,便直立起身,用前爪稳稳比出一颗爱心。一旁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手机快门声也此起彼伏,瞬间点燃了展馆的周末氛围。
“飞飞”和“一一”
其实是两只机器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对圈粉无数的“小舞狮”,其实是穿着定制狮衣的机器狗。
“它们俩有自己的名字,黄衣服的叫‘飞飞’,红衣服的叫‘一一’,合起来就是‘非遗’的谐音,特意跟展馆主题呼应的。”展馆宣传部工作人员刘永圣笑着向记者介绍。
这两只“新成员”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正式“上岗”,它们还有个特别的“出身”——来自曾打造2025年央视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每逢双休日上午10点和下午3点,“飞飞”和“一一”都会从展馆一楼出发,沿着内场缓缓绕场一圈,开启近30分钟的互动表演。不同于传统舞狮的威严,这两只“迷你版小舞狮”走的是萌系路线:它们会跟随工作人员的指令,停下脚步,轻轻晃动脑袋,来上一段舞蹈,还会抬起前爪做拱手状,要是有小朋友追在身后小跑,它们还会向前跳跃。
会比心会拜年
一身才艺圈粉无数
“上周有个小姑娘,从我们开始表演就跟着走,直到结束都不肯走。”刘永圣回忆起日常互动里的暖心细节,笑着对记者说。
自从“飞飞”和“一一”来了,展馆里的小游客明显多了不少,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专门赶在表演时段来,“有的孩子会提前半小时就守在路线旁,手里拿着小零食,非要塞给‘小狮子’,还有的会追着我们问‘它们晚上住在哪里’‘明天还来不来’,特别可爱。”刘永圣说。
目前,随着机器狗的系统升级,“飞飞”和“一一”的程序中已经写入10多套动作,从站立、跳跃到比心、拜年,每个动作都精准又灵活。
“我们会根据游客的反馈调整它们的互动节奏,比如遇到人多的时候,会让它们多停几次,给小朋友留出拍照时间。要是有胆小的孩子不敢靠近,就会让‘小舞狮’放慢脚步,轻轻摆摆爪子,减少距离感。”刘永圣表示,未来他们会让“小舞狮”学习更多有意思的表演,“希望能让它们学会完整的脱口秀或者小段相声,到时候不仅能做动作,还能开口讲运河非遗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就能了解传统文化。”
“小舞狮”虽然可爱
互动也要注意安全
不过,刘永圣也特意提醒家长:虽然“飞飞”和“一一”看起来憨态可掬,但它们的机身重量并不轻,“孩子们互动时一定要在家长陪同下保持安全距离,别伸手去拽狮衣,也别围着它们跑太快,避免不小心碰到。”他补充说,“我们想让这份欢乐能一直延续,也希望这两只‘小舞狮’能成为孩子们认识非遗、喜欢非遗的桥梁,让传统文化以更有趣的方式‘活’在大家身边。”
(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