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上有这么一座城,它离中国首都北京也就一百来公里远,高铁半小时就能到,可就是常常被北京的光给遮掩了;它过去当过省会城市风光了几百年,在最新的城市评级里也就是个三线。这地方叫保定,“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取名而来的地方,你第一眼踏进这座有着三千多年文化积淀的老城时,就会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反差感:这里没有大城市那种喧嚣拥挤的样子,却藏着很深沉的历史底蕴和发展潜力。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尤其是雄安新区成立以后,这座城市正处在新的发展机会当中,被称为“首都南大门”的保定悄悄发生了变化…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地带。保定市总面积为1.93万平方公里(不含雄安新区及定州,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分为山区和平原两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保定因“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素有京畿重镇之称。历史上,这里是燕国、中山国和后燕的首都,并且元朝设立了保定路,明朝建立了保定府,清朝设置了直隶总督署,在解放之后两次成为河北省省会。
从1669年到1968年的近三百年时间里,保定一直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产生了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一批历史名人。同时,保定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如今的保定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是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定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处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市中心距离北京大约140公里,离天津大概145公里,到石家庄也差不多125公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域。随着雄安新区设立以后,保定更是成为了雄安新区的战略腹地,在联动雄安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保定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它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里紧邻首都和省会以及雄安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与京津冀都市圈的关键节点城市,并且全域属于海河流域,“九河入淀”,在雄安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
目前保定正全力打造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精心培育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加快,保定区位优势正在转变为发展优势,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保定周边有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四大航空港以及天津、黄骅两大出海口,全面融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生活圈”,为保定带来更加便捷的条件。
保定的经济发展近些年一直在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保定市全市经济总量达4773.3亿元(含定州,时隔21年后GDP重回全省第三位。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0年位居河北省第一,R&D经费投入强度为3.46%,连续11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吸纳京津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3亿。形成以“医车电数游”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电力智造、数据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
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与北京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雄安新区联合申报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保定连续三年入选数字经济百强市,并获批成为国家数据标注基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保定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与京津合作项目441项,总投资2860.5亿元。截至2024年底,新增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共28家,累计达到273家。国际医疗基地作为深度融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抓手,正在打造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这些项目和平台为保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保定的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铁路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方向,神黄铁路横穿东西方向,保津、保沧高速公路向东延伸到沿海地带,而保阜、张石高速路则连接了西部区域,尤其是高铁网的发展让保定全方位融入到了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当中去,从保定乘坐高铁前往北京只需要27分钟时间就能到达,并且如果要赶往天津也只需大约40分钟左右就可以实现。现如今保定正在加快推动雄忻高铁项目的建设进程之中,在保定境内总共设有6座车站,其中就包含着阜平站以及唐县站等等这样的站点。
雄忻高铁打通了“老区”与“新区”的连接通道,激活保定大山深处的自然资源、旅游产业资源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公路交通上, 保定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位于河北省前列, 是环京津、环渤海地区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保定还凭借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三大航空港和天津、黄骅两大海港形成的陆海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体系,使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强大支撑 ,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出来。
保定是一座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青春友好的大学之城。全市有高等学校19所,在校大学生总数28万余人,这个数字在全部地级市当中居前几位。这里汇聚了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这样出名的高等院校,包含了理、工、文、法、医等诸多学科类别,这些学校给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很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保定学院属地重要的一所本科院校,前身可以回溯到创建于一九零四年时期的保定初级师范学堂,二零零七年升格成本科层次教育机构,该所学校占地八百七十四亩,并且设有本科专业达五十五种之多,其涵盖范围牵涉着理学、文学以及工学在内的共计九大门类的相关领域。
保定高等教育发展给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给予人才保证,尤其是当下保定大力培育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电力智造这些新兴产业的时候,本地高校在有关学科创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越发突出,而且,保定的职业教育规模在河北算是领先水平的,在这里有不少中专,技校以及职业学校为学生供应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为当地产业发展输送了许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保定的旅游资源很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有三个五A级旅游景区,还有十四处四A级景区,一共有46处景区都是等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是河北省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遗迹了,那里一共有着14个陵园: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西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而白石山的世界地质公园则是全国5A级风景名胜区,在那里的山脉景色非常的奇特秀丽。野三坡风景区则集自然风光及地质奇观于一身,并包含百里峡,龙门天关,鱼谷洞等一系列景观内容。
直隶总督署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级府衙,可看北方历史建筑,知清朝官员官场习俗。古莲花池为保定古城八景之一,“涟漪夏艳”,是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妻窦绾的合葬墓,出土金缕玉衣等世界著名文物。易水湖景区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秀美的山色与碧波荡漾的湖光交相辉映,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保定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保定这座城市距离北京只有200公里,曾经是省会风光了几百年,现在成了三线城市,但是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在新的发展机遇里找寻自己该有的位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环境之下,保定怎样去平衡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发展,又如何能在服务雄安新区创建时找到自身的发展道路,这些都是很值得考量的事情。你对保定的未来抱有希望吗?欢迎你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感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