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与扬州
两座皆是被水系滋养的千年古城
前者是高原上的风花雪月
后者是江南中的淮扬雅韵
那些遥遥相对的景致里
藏着自然与人文的深邃共鸣
一汪水,装下两种浪漫
洱海是大理的“蓝眼睛”。这片高原淡水湖横亘在苍山与大理坝子之间,形如耳朵的轮廓收纳着风的私语、月的清辉。在“洱海月”的绝美景致里,藏着的是白族儿女对“母亲湖”的敬畏与依恋。

图源 大理发布
瘦西湖则是扬州的“绿绸带”。这条由蜀冈山水自然演化、经人工疏浚而成的河道,将江南园林的精巧藏于一湖碧水间。“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长堤春柳、五亭桥、白塔在水中构成流动的画卷,游船划过水面时,涟漪惊动的是盐商时代的风雅记忆。

图源小红书用户:爱吃冰淇淋的榴莲
一间馆,装着两种文明
大理州博物馆的飞檐翘角间,藏着滇西的文明密码。这座融合仿唐建筑与白族“三坊一照壁”特色的场馆,16775件藏品从石器时代绵延至近现代,南诏大理国的佛教文物闪着金光,白族扎染的纹样透着生活智慧,裸眼3D技术更让千年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它像一座立体的史书,记录着苍山洱海间多民族交融的轨迹。

图源小红书用户:好喝的盖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则在运河之畔铺展着流动的史诗。上千件文物从运河淤泥中走出:光绪年间的苏州府官斛刻着旧时度量的标准,泛黄的船票与书信诉说着水上运输的繁忙,治河工具见证着先民与水相处的智慧。开放式的展馆将运河实景纳入其中,让“活态遗产”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图源小红书用户:以太光
一座园,装着两种生活
张家花园是大理白族园林的翘楚,这座“六合同春”的庭院将白族民居与园林巧然融合。青瓦白墙映着碧水红花,“三坊一照壁”的格局里藏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生活哲学,木雕、石雕、泥塑上的龙凤花鸟,既有皇家气派又不失民间意趣,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白族工匠的精湛技艺。

张家花园

图源 大理文旅
何园则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将江南园林的“奇峭”发挥到极致。石涛和尚叠造的片石山房以“下屋上峰”的手法,在方寸间营造出“山欲动而势长”的画境,复道回廊蜿蜒贯通,将厅堂、假山、水池连为一体,“月作主人梅作客”的楹联里藏着归隐的闲情。中西合璧的建筑细节,更记录着晚清扬州的开放气息。

图源小红书用户:W.Records
一座寺,装着两种禅意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千年守望”——千寻塔直插云霄,南北两座小塔像侍卫般守护着,照壁上“永镇山川”四个大字,藏着古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图源小红书用户:找不到派大星
大明寺则在蜀冈之上聆听千年钟声,鉴真大师曾在此讲经弘法,平山堂前“远山来与此堂平”的匾额透着欧阳修的旷达。寺内的平山堂、谷林堂与西园构成清幽意境,古钟敲响时,回荡的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与江南文人的风骨。

图源小红书用户:披星戴月去逛吃
味的交融
扬州的味道,在“一碟一笼”间。 一壶酽茶,配上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翡翠烧麦等十样细点,淮扬菜的精致与讲究,从清晨的一顿早茶便开始上演。

图源小红书用户:电风扇
大理的味道,在“一碗一筷”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饵丝米线,一锅刚搅好的稀豆粉,不追求繁复的工序,却充满了市井的鲜活力量。


图源小红书用户:是金鱼不是鲸鱼
一席早茶,品江南之闲
一碗饵丝,识风物之野
去大理赴一场山海之约
还是去扬州赴一次柳色之韵
期待你的答案
大理 → 扬州 推荐出行路线
大理→昆明
乘高铁
昆明→扬州
乘飞机
15:55起飞—19:05落地
时长约3小时
记者:施滢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黑浩川
主编:李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