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熟悉了环境之后,每天的活动也就有了规律。
每天吃过早餐之后,我们到湟水河边溜达。湟水河穿西宁城而过,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湟水河两岸,是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绵延数十公里,纵横交错,两边都有健身步道,每隔一段有各种健身器材,供游人休息的廊桥长椅,公厕配套齐全。大大小小的湖泊,河叉随处可见。湖泊里芦苇葳蕤,野鸭嬉戏,金鱼游弋。最舒适的是漫步湿地公园,浓荫蔽日,凉风习习,空气清新,身心愉悦。
湿地公园里,有各种舞蹈的群体,有广场舞,健身舞,民族舞和各种太极拳等。我喜欢看藏族的锅庄舞,音乐舒缓曼妙,尤其是那些民族服装长袖舒展,舞姿飘逸洒脱,使人心生愉悦感。
湟水河(别名西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包呼图山,源头海拔4200米,河口海拔1565米。干流呈西北——东南走向,流经青海省海北、海东、西宁及甘肃兰州、临夏等地。青海境内干流长335.4公里,甘肃境内(达家川段)长38.6公里,总长374公里。湟水河是青海的母亲河,孕育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等河湟文化。
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了我每天必去的地方。随意溜达,东张西望,听河水声,鸟鸣声,以及各种乐曲声,看着那些晨练的,跳舞的,如我般随意溜达者,都神态自若,面带微笑,我也跟着开心快乐。
天数多了,发现的也就多,西宁的好多大型住宅区附近的街巷,马路牙子上有不少摆摊设点的,多以蔬菜水果为主,也有卖酸奶和烤面筋之类的,方便了居民,也方便了卖主,不像我们小地方,老百姓摆个摊被撵得到处跑。西宁的的天桥设计也很人性化,一边是台阶,一边是斜坡,方便骑行者上下。许多临近住宅区的天桥两端都带有电梯,方便老弱病残和重物携带者。
我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宜居,除了气候因素,更多的是对于民众的贴心,西宁无疑做到了这些。
听闻今年到青海避暑的人数创了历史新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