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内人流如织。金黄色的胡杨林间,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乘坐小火车穿行,欢声笑语回荡在胡杨林中。
“早就听说轮台的胡杨特别美,亲眼见到后真的很震撼!”来自广东的游客王月玲感叹。仅这一天,公园就接待了超过1.2万名游客,这个数字正是轮台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这座以全球最古老、最集中胡杨林闻名的小城,已接待游客320.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5%和24.91%。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轮台县对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新定义与创新实践。
从“单日高峰”到“持续热点”
轮台县的成功,始于对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战略性重构与深度运营。过去,依赖单一自然景观的活动常常陷入“开幕即巅峰”的窠臼,短暂的热度难以支撑产业的持续发展。今年,轮台县以“1+13”活动矩阵为核心抓手,精准策划,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10月18日,轮台第十届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以一场盛大的开幕式为核心,配以13项风格各异的子活动,使活动热度得以延续。开幕式当天为全县吸引外地游客4.05万人次,而后续的“天生嚣张胡杨林电音节”“胡杨青春创意市集”“盛世胡杨书画”等活动,稳稳承接并持续放大了游客潮。
其中,“金色脉动·电音胡杨”电音节成为现象级亮点。邀请克里木·阿不力孜等知名艺人及DJ驻场,将现代音浪与万亩胡杨的静谧雄奇巧妙融合,两天内吸引7.1万余人次参与,直接带动消费超4500万元。活动期间,县域宾馆酒店入住率飙升至98%以上,充分展现了“文化+音乐+自然”模式的强大吸引力与变现能力。
“我们摒弃了单点爆发的传统思维,通过构建持续性的活动矩阵,实现波浪式的客源引流。确保每个周末、每个时段都有独具特色的活动体验,让游客有理由留下来、有欲望反复来。”塔里木胡杨林景区负责人全春燕说。
系列活动的设计,尤其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象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被具象化为一系列可参与、可感知的文化活动。如“迪娜尔之歌”农牧民曲艺比赛、鼓吹乐麦西热甫大赛暨民间歌谣比赛、非遗展演等,既保留了本土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审美与互动元素,赢得了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青睐。
从“观光游览”到“沉浸参与”
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均接待拍照游客超2000人次,赋予景区“情绪表达+社交传播”的双重属性。
低空旅游让游客从空中俯瞰胡杨林全景;水上娱乐项目在湖泊中增添灵动;全地形车越野带来刺激体验。这些新业态与演艺、体育、美食、民俗展示深度融合,构建了立体化的体验网络。
“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令人屏息的自然风光,还能参与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从地面到空中,从白天到夜晚,体验感比预期丰富太多了!”来自上海的年轻游客李苗的感慨,印证了轮台体验升级策略的成功。
体验升级注重细节。景区增设多语种指示牌,改善无障碍设施,培训导游提升服务水平。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共同构筑了优质的旅游体验。
互动项目设计独具匠心。如“胡杨寻宝”活动,将景区知识科普与趣味游戏结合,深受家庭游客喜爱。民俗体验区邀请当地艺人展示传统技艺,游客可亲手参与制作。
夜间旅游成为新亮点。电音节、灯光秀、星空露营等活动,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许多游客选择在景区周边住宿,体验胡杨林的不同面貌。
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
系列活动的火爆背后,是轮台县构建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性实践。这套系统为文旅产业注入持续动力,确保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效益。
工作机制创新是基础。轮台县建立“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原则,由9名县级干部牵头,统筹文旅、市监、林草等多部门联动。这种高效协同治理模式,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历史问题。
轮台县引进新疆璟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采取委托运营管理模式。专业团队入驻后,全面优化管理流程,与962家旅行社建立合作,有效拓宽客源。
今来投入1700余万元实施铁路维修,2600余万元修建70公里森林防火道路,形成景区环线。节庆前紧急投入50万元,扩建500个停车位,增设20个卫生厕位,修缮充电桩。
景区单日承载量从8000人次提升至1.9万人次,为应对客流高峰提供保障。游客普遍反映,尽管人流如织,但游览体验顺畅舒适。
轮台县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举的全方位传播矩阵。联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石榴云、天山网等主流媒体进行深度专题报道和现场直播;同时,强势入驻百度、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布景区动态。系列活动开幕式直播观看总人次突破800万,直播热度冲入全国景区排名第45位。
轮台胡杨林相关话题总曝光量达7.46亿次,带动线上购票48.3万次。邀请“上官带刀”、“是小乔儿没错”等20余名网络达人进驻景区开展直播推广,总播放量超5000万次,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本地主播“袁大姐”发布的短视频《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进入最佳观赏期》,总浏览量达110万次,收获5.7万点赞和1.9万条评论,众多网友留言“太美了,我也要去”“塔里木胡杨林公园等我!”,形成了裂变式的现象级传播效应。
轮台县连续十届成功举办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深化“天下有胡杨·轮台是故乡”的品牌价值。通过一系列具象化的文旅产品和深度体验,成功在游客心中确立了“提到胡杨,就想到轮台”的品牌认知,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壁垒。
胡杨系列活动串联起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相关产业,构建“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音乐盛宴”多元业态。活动期间,周边消费同比增长35%。通过串联胡杨林景区、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卓尔库特古城遗址等资源,打造精品线路,赴疆内外重点城市推介,签约108家合作企业,带动疆外客源增长24%。
轮台县的实践表明,自然资源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持续的品牌创新,才能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轮台的“胡杨故事”,不仅为资源型地区文旅转型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轮台样本”,更预示着一个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创新为驱动的全域旅游新时代的蓬勃到来。(通讯员 李新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