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彤
秋意正浓,菊香四溢。10月31日,邓州市人民公园内花似海、人如潮,该市首届菊花展暨《邓州菊花史探》发布仪式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启幕。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更是邓州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里程碑。
现场:菊海人潮,沉浸体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雪白、紫红等各色菊花争奇斗艳,构成一幅绚丽的秋日画卷,游客们穿梭其间,拍照留影,流连忘返。“没想到家乡的菊花这么美,种类这么多,还了解了它的药用价值,真是不虚此行。”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市民王女士欣喜地告诉记者。
除了核心的菊花展览,现场的中医义诊和非遗展示区也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体验。主办方巧妙地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赏菊习俗相结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知“邓菊”“药食同源”的独特魅力与产业潜力。
传承:千年底蕴,文化赋能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邓州种植菊花的历史已逾千年。开幕式上,邓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中玉指出,“邓菊”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国医大师唐祖宣亲临现场,他强调推广“邓菊”本质是传承仲景精神,激活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首部系统梳理邓菊历史的著作《邓州菊花史探》正式发布,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作者冀洪策对记者表示:“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一段历史的考证,更能成为一扇窗口,让更多人闻到这朵花从历史深处散发出的芬芳。”
产业:一朵菊花,富民兴村
产业的活力在基层实践中得到印证。邓州市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小杨营镇东楼村支书张宗茹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富民实践:“去年我们成立邓菊培育中心,如今这百亩菊田,不仅美了乡村,每亩综合产值更可达8000元左右,真正看到了希望!”目前,该地已形成集培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并以此为核心,延伸出茶饮、文创等多条支线,让小小菊花释放出最大效益。
为共谋长远发展,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与邓州市卫健委在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协会会长贾少谦表示,此次合作将为“邓菊”注入专业力量,推动其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助力这朵千年名花从邓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投诉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