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平顶山公园层林尽染,游人赏景漫步。(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记者郭军鸽)霜降已过,秋的颜色逐渐变得浓重。此时的乌鲁木齐,公园里、道路旁、山野间……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随处可觅。
今年新开放的大寨闸公园、十七户湿地公园、平顶山公园、宝山公园,更是将这份秋日浪漫拉满——缤纷的色彩肆意点缀着园区的每一寸土地,仿佛一场无声的“秋日装扮赛”,各有各的惊艳与灵动。
10月29日,走进河滩南路附近的大寨闸公园,一片宽阔的人工湖静静铺开,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近处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每个来访的人招手。
休闲椅上,几位晨练完的老人正轻声交谈;不远处,孩童牵着家长的手,追逐着空中飘飞的芦絮,清脆的笑声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溅起一圈圈细碎的暖意。这座崭新的公园,没有丝毫新景的生涩,反而被浓浓的生活烟火气包裹着,显得格外温柔可亲。
“公园离家不远,你看这芦苇荡、木栈道,还有满湖的水和五颜六色的树叶,美得让人挪不开眼!我们特意穿了鲜艳的衣服,就是想来拍拍照、散散心。”和朋友一同来打卡的市民周瑾矞笑着说。
作为今年乌鲁木齐新开放的水景公园代表,大寨闸公园的“分量”可不轻:建设面积达15.8公顷,新建景观总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水景观工程7.7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66万平方米,还配套了1000平方米的建筑与5.5万平方米的道路铺装,每一处设计都透着对“生态与休闲”的用心。
市燕儿窝风景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江林说,后期还计划依托水景资源,增加水景花海的融合型游憩空间,持续满足市民游园需求。
位于十七户路与燕儿窝路交会处的十七户湿地公园,同样是秋日里的“宝藏地”。橙黄橘绿的秋景仿佛天然的背景板,摇曳的芦苇、大小不一的人工湖与绚烂秋景相映成趣,每走一步都像在画里穿行。散步闲谈的老人、沿着步道健身的市民、在湖边嬉笑打闹的孩童,更让秋日景致多了几分鲜活的热情与活力。
同样是开放式绿地水景公园,十七户湿地公园总面积72.4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片区,其中湿地面积17.36万平方米,陆地面积55.04万平方米。园区里6个人工湖错落分布,湖上搭建的木栈道串联起各处美景,55.7万平方米的绿化区更是让这里成为兼具生态守护与人文服务的“城市绿肺”。
若想寻更浓的秋意,不妨去阿勒泰路附近的平顶山公园。这里的秋,除了金灿灿的暖黄,还有热烈明快的红,让人一眼难忘。沿着步道前行,大片不同品种的林木早已被秋风“染”透,红的似火、黄的如金、棕的像焦糖,各色叶片交织在一起,明媚又温暖,仿佛一幅立体的秋日油画。
“一进公园,秋日的氛围感直接拉满!平时没事就带孩子来转转,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特别舒服。”家住附近的市民陈昊说,公园里随处能听到孩童的嬉戏声、老人的交谈声,还有摄影爱好者按下快门的清脆声响,“这些声音混在一起,特别和谐,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同样值得一去的,还有位于宝山路西侧的宝山公园。园区里错落有致的乔灌木,正忙着变换“秋日盛装”,斑斓的色彩将这里点缀得如同油画一般,每一处景致都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欣赏。
“今年新开放的这4个公园,均为开放式绿地公园,它们是乌鲁木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生态格局的重要延伸,也为周边居民增添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园林管理局)干部蔡翔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已建成综合公园、特色游园、口袋公园百余处。蔡翔说,下一步,将继续以“构建市民高品质公共休闲空间”为核心导向,围绕文化体验、互动娱乐等维度开发系列活动,推动公园从单一的“观赏型空间”向“体验型空间”升级,并根据居民需求,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公园不仅“好看”,更“好玩”,进一步提升市民满意度,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公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和快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