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普陀区万里街道中环国际酒店广场上暖意融融,以“双城雅韵,情暖金秋”为主题的文旅合作启动仪式暨金秋敬老市集在此温情启幕。普陀区万里街道与南京溧水区此次携手,不仅是两地文旅资源联动的全新探索,更是沿沪宁跨区域城市间“文旅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模式的重要实践,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注入基层实践活力。
活动现场,万里街道办事处、南京市溧水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四方联合发布区域文旅合作共建项目,明确将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建三大领域深化协作——溧水将其特色文旅风貌、非遗文化及优质农产引入上海社区,万里街道则依托社区服务网络将文旅资源下沉至老年群体身边,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模式,既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沿沪宁城市的文旅魅力覆盖社区老年人群,也为两地后续开展景区联游、文化互展、客源互送等合作奠定了基础。万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炜表示,“通过与南京溧水的文旅合作,我们不仅要把溧水的好文化、好风光带到普陀,更要推动两地银发群体跨友城交流,让沿沪宁的文旅合作从‘资源联动’升级为‘民生共赢’。”
在银发经济与敬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上,本次活动更是探索出一条“文能养老”的创新路径。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正从基础养老向“品质生活+精神满足”升级,而文旅服务下沉社区、链接资源,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活动现场特设的“金秋敬老市集”,便是银发经济与敬老服务结合的生动实践:“文旅风情区”带来溧水新鲜果蔬与特色文旅推介,让社区老人足不出“沪”就能感受溧水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激发了老年群体的跨城旅游消费意愿;“古风雅集区”的非遗老虎鞋剪纸展示及手作米糕体验,以及古风换装留影、投壶、空灵鼓等互动体验活动,既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了“银发活力”;“敬老爱老区”则汇聚政企力量,从健康咨询、养老政策解读到特色美食品鉴,全方位满足老人生活需求,让敬老服务从“物质关怀”延伸至“身心呵护”。这种从“体验”到“消费”的转化,正是银发经济在文旅领域的鲜活体现。
活动现场的文化表演,更是将“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与双城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万里街道社区长者带来的独唱《小白杨》豪迈昂扬,古风舞蹈《芦花美》优雅动人,沪剧《手拿一朵红玫瑰》余韵悠长,每一个节目都展现出老年群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万里朗诵队的《万里之光》、万里诗社的原创诗作《敬老暖心无限情》,则以文字为桥,将对社区的热爱、对敬老传统的传承与对双城合作的期待娓娓道来,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也让文旅合作的温情底色更加浓厚。 活动尾声,现场的社区老年人还收到了“重阳大礼包”,这份承载着节日祝福与关怀的礼物,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此次“双城雅韵,情暖金秋”活动,对社区老人而言,是一次“家门口的文旅盛宴”,既享受到了优质、多元的敬老服务,又拓宽了文化生活边界,激发了跨城旅游的“新需求”;对普陀区万里街道与南京溧水而言,则是一次“优势互补的共赢实践”——通过文旅下沉社区,提升了便民服务品质,激活了社区银发消费潜力。未来,随着沿沪宁双城文旅合作的持续深化,这一合作将会惠及银发群体,为银发经济发展书写更多“温情答卷”。
原标题:《万里街道与南京溧水联动暖金秋,社区老人享“家门口的文旅盛宴”》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张知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