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我们的60年
编者按:
六十载春风化雨,六十年沧海桑田。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今日起西藏日报格桑梅朵副刊开设“我们的60年”专栏,刊登优秀作品,反映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和时代之光,以飨读者。
古道,茶香咖啡浓
一
当马帮再一次在那柯里整装完毕,他们又要风雨兼程踏上运茶的行程。小旺加,马帮里年龄最小的一员。他的父亲是马帮的首领,为了让马帮后继有人,也为了锻炼小旺加,父亲这次决定带上他一起运茶。他们从藏区腹地带来了盐和皮毛,一路艰辛来到云南,和寨子的首领交换了茶叶,这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在马帮短暂的休整期间,小旺加每日都要去茶田里跑一跑,父亲心疼小旺加第一次长途跋涉来云南的艰辛,没有对其过多约束,所以,除了见不到母亲,那些日子一切都那么惬意。
思茅的天,和高原有着共同点,让人琢磨不透,上一秒还艳阳高照,下一秒瓢泼的雨便将小旺加的袄子打湿,让人措手不及,避无可避。不过这里的天气,也有着更多不同:思茅的空气,湿润、温暖、清新,总让小旺加昏昏欲睡。
幸福的时光总是飞速地流逝,很快就到了马帮启程的日子,骡马颈间的铜铃在它们踏上茶马古道的那一刻响起,茶砖用棕绳捆扎成垛,裹着思茅的湿气,在赶马人的吆喝声中,队伍开始缓慢挪动。那时的茶叶要走近半年才能抵达拉萨,路上是真的苦啊,翻雪山、蹚河流、过草地,每块茶砖都浸着马帮的汗渍,茶梗间藏着一路的风霜雨雪,还有赶马人在夜里煨茶时掉落的火灰。小旺加跟着马帮跋涉的时光,是靠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在思茅悠闲时光的回忆才撑下来的。往后的岁月里,他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茶叶带来的独特滋味。
二
当年走马帮,旺加在茶山上认识了寨子里的姑娘玉香,两人很快陷入爱河,本以为这会是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他们甚至做好了不被允许的准备,但当旺加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爱上了傣族姑娘的那一刻,冷峻的面庞没有一丝不悦,父亲站起身,提上东西就领着旺加往寨子的老族长家走去。
在得知父子俩的来意后,族长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让两人在寨子里小住几日。那几日里,饭菜有人送,酒歌和酒也都是管够的,但就是没人再提起此事。看惯风雪的马帮头人,骨子里带着天然的直来直往,哪里受得了这不清不楚的回应,于是父亲再一次带着旺加来到族长家,想为此事问一个结果。族长一早便知道这两人是等得不耐烦了,微笑着把人请进家,不疾不徐地道:“我知道你俩的来意,但再怎么说,也得等人家姑娘家的意思啊,别急,这可是相隔千里的婚嫁呢。”
正说着,玉香的父亲带着玉香也来了。见到玉香,旺加激动得站了起来,正欲走到玉香跟前,却被父亲拉着重新坐下。
“族长,这丫头的亲事,我们同意了。”闻言,在场的所有人都望向了玉香的父亲,那个身形瘦削却肌肉紧实的男人转过身看着旺加和父亲,目光坚毅道:“我知道你们马帮很快要启程了,但是我女儿也不能随随便便给你们,三日后,我们要在寨子里给他们举行婚礼,我要让我女儿按照寨子的习俗出嫁。”
后来,玉香嫁给了旺加,并且生下了女儿卓玛。刚结婚的那几年,旺加会把玉香的思乡之情带到思茅的寨子里,也会将寨子里的想念和消息带回去给玉香。再后来,茶叶再也不靠马帮运输了,茶马古道上渐渐也长满青苔野草,玉香的家信,再也没有旺加身上的汗渍。社会的发展,让两个地方的交往交流更加便捷快速,玉香也能带着卓玛每年回家看望亲人。
三
在卓玛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旺加总是教育她要珍惜一针一线、一饭一菜。卓玛自然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后代,可是她的小孙子却不太爱喝酥油茶。看着茶碗里凉透的酥油茶,卓玛总是又气又无奈,她边清理孙子的茶碗,边想:“那咖啡就真的这么神奇,居然让扎西每天都喝,甚至为此赌上了未来?”
扎西在八廓街的街角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店门口总是准备有坐垫、热水和糖果,这是为转经的老人和观光的游客准备的,方便他们休息。店里的摆设很简单,靠墙一排书架,旁边放着三张桌子和几个凳子,书架对面是操作台,扎西就是站在操作台后制作出一杯杯咖啡。虽然生意时好时坏,但扎西很满足。他也没有雇人,一个人忙着店里的大小事务,客流量大的时候,他的手都能快出残影,闲暇时,他也会给自己做上一杯咖啡,看店外人来人往。
这天,一个身穿户外套装的女孩走进了店里,扎西只一眼就看出对方不是本地的,他热情地招呼女孩点餐,女孩看了一眼菜单,抬眼望着扎西点了一杯热美式。很快,扎西把咖啡递到女孩手边,女孩闻了闻便道:“你用的是阿拉比卡豆吧。”
扎西惊异于女孩敏锐的嗅觉,“你居然光靠闻就知道啦?”
“我从云南来,家里种咖啡,算是咖农二代吧,我自己也学着冲咖啡,自然晓得一二的。”
两人开始攀谈起来,不知不觉聊了很久,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独到见解,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女孩得知扎西的曾祖母是思茅人,也就是现在的普洱人后,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一步。
“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普洱看看,去尝尝我们的咖啡,顺便见见我爸妈。”扎西几乎是立马答应了女孩的邀请,他准备好虫草、藏红花,就像当年旺加和父亲去提亲一般郑重。
当他看到普洱市的咖啡交易市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围着样品台,用小勺舀起烘焙好的咖啡豆,凑近鼻尖轻嗅时;看到满山的咖啡树和隐匿在稻田、大象庄园和各式庭院楼阁的咖啡馆时,才真正明白云南咖啡产业的成熟,才发现这里“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新生活方式竟与西藏青年酥油茶和咖啡共饮的模式不谋而合。
他们在普洱待了将近半年,最终,两人带着满意的豆子和女孩家里对两人婚姻的认可回到了拉萨。
曾经骡马颈上挂着的铜铃,早已变成工艺品悬挂于特产店的门口,但那铜铃声却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与咖啡庄园里的机器声、公路上的汽车声、咖啡馆里的谈笑声,共同谱写着新茶马古道的乐章。从茶砖到咖啡,从马帮到冷链车,从青石板路到宽阔公路,古道上的货物变了,运输的方式变了,可那份穿越山海、交往交流交融的初心从未改变。
茶是根,咖啡是希望,它们在时光的长河里相遇,在新茶马古道上绽放出不一样的芬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新生活。
格桑花开,聆听西藏
聆听西藏是格桑花开推出的一个朗诵西藏经典诗文的精品栏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欢迎您参与朗诵制作。要求不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等敏感内容,欢迎歌颂真善美的诗文朗诵作品。
标准开头为:朋友,欢迎关注格桑花开聆听西藏!我是你的朋友xxx,今天我为你朗诵的是xx的作品《》
诵读录音(MP3格式),诵读诗文及作者简介、诵读者简介及照片请一并发gesanghuakaiwenxue@163.com
秋
格桑花开
给你一片芳香的世界
天
微信号|gesanghuakai200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