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金秋时节,河湾公园内花团锦簇、游人如织。从10月25日至11月10日,为期17天的金秋赏花活动在此浪漫展开,79处历经匠心改造的花境作品重新焕发生机,为市民献上一场兼具生态之美与人文温度的视觉盛宴。这座承载着“齐风鲁韵”的城市绿肺,正以精细化养护的“绣花功夫”,书写着生态惠民的生动答卷。
生态基底:一座公园的“成长密码”
河湾公园坐落于滨河东路与南京路交会处西南角,总占地18公顷,东西宽约320米,南北长约550米。作为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项目,公园自建设之初便以“恢复生态、梳理交通、重塑空间、植入功能、激活活力”为核心理念,通过“穿林透绿、林水互融”的景观序列设计,构建起层次分明的大尺度生态视廊。2024年,这里成功承办“山东省第二届花境职业技能竞赛”,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及全省各市的79组作品落地生根,以“齐风鲁韵 花漾山东”为主题,将齐鲁文化元素与现代园艺技艺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景观格局。
匠心改造:用“绣花功夫”唤醒景观活力
“这些花境就像我们的‘老朋友’,看着它们重焕生机,比拿了奖状还开心!”正在补植千头菊的园林职工杨晓的话语道出了改造团队的心声。面对部分花境因季节更替出现的景观衰退,在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市城管局园林环卫中心创新推出“低成本升级”方案:由15支职工团队抽签认领改造任务,通过“诊断—清理—补植—优化”四步工作法,在保留原设计精髓的基础上,精选粉黛草、鸢尾、紫菀及千头菊等多年生宿根花卉进行补植,这些花卉次年可自然萌发再度开花,避免了一次性景观资源的浪费。同时,修复了破损步道、更新了导览标识。园林环卫中心养护科算了笔“民生账”:“通过职工自主改造,比重新设计节约经费60%,且多年生花卉的选用实现了景观效果可持续性,让79处花境实现了‘颜值逆袭’与‘长效管护’的双重收益。”
双重价值:生态屏障与民生乐园的融合
漫步改造后的花境区域,千头菊的粉白浪潮与翠菊的蓝紫涟漪交相辉映,粉黛草如云雾般随风摇曳。这场“绿色革命”不仅美化了城市空间,更构建起功能复合的生态系统——通过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优化水系循环,公园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已观测到白鹭、戴胜等10余种鸟类在此栖息。“以前觉得公园就是逛着玩,现在才发现这里的花草树木都是‘活的生态教材’。”带着孩子参加自然研学的市民刘女士感慨道。
作为城市“会呼吸的绿肺”,河湾公园通过多条景观游线串联起花境展区、滨水栈道、林下广场等功能分区,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人次。金秋赏花活动期间,公园还推出“园艺课堂”“花境摄影赛”等互动项目,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园林艺术魅力。数据显示,自精细化养护实施以来,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
此次花境焕新工程,是市园林绿化系统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推进,这座兼具生态颜值与人文温度的公园,正成为展现“山水沂蒙、生态临沂”城市名片的重要窗口,让市民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中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雪 通讯员 秦剑 高照 王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