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大环线:在雪山的凝视下,与艰辛同行之格西草原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当最后一抹阳光掠过贡嘎雪山的主峰,将云层染成温柔的橘粉色时,坐在冷嘎措湖边的碎石堆上,望着远处那座海拔 7556 米的 “蜀山之王”,突然觉得过去几天徒步的疲惫,都化作了此刻心中难以言说的震撼。
重装贡嘎大环线的这段旅程,像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既有雪山风光的极致美丽,也有徒步路上艰辛考验,每一步都刻满了难忘的印记。
“当脚步停在风景里,世界会把所有喧嚣都酿成温柔。” 抵达子梅垭口,当我卸下四十多斤的重装包,坐在碎石坡时,连呼吸都带着酸痛。可抬头的瞬间,时空突然静了:贡嘎主峰的积雪泛着圣洁的光,云海悬停在山坳,雪山尖上的云层慢悠悠飘来又飘远。喝一口挂在背包上塑料瓶里冻的冰冷的山泉水竟尝出了甜。一路的艰辛与疲惫都在这一刻被雪山的静谧唯美轻轻接住。
原来最珍贵的松弛与享受是在拼尽全力后,刚好撞见贡嘎雪山为你露面和停驻的模样。这种欢喜,足够释怀前面所有的艰辛,温暖往后所有平凡的日子。
当格西草原突然展现在眼前时,心里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片处在青山绿水之间,被云雾环伺的地方。选了块平坦的地方扎营,云雾将每一顶帐篷沁润。队友们一边固定帐篷,一边盘算着今晚的美食,自然美景中的享受,那是难得的体验。我将一瓶美酒奉献出来,既为开心也为减重。此刻的温柔,是高原给我们的甜美。
在规划贡嘎大环线时,多少感觉到有点乱。不同的人不同的路线和行程,中间还穿插着村镇、公路、车辆等问题。也看到很多因高反而下撤,因云雾而什么也看不到的行程。因此,在召集人员和准备工作时格外谨慎,从装备到食物,从保暖到防雨,从关键节点到下撤路径,从轨迹到技术性领队人员,考虑了各种因素,做好一切准备,其它的交给老天。
实践证明,这些准备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老天更是待我们不薄:出发前查询当地天气,几乎每天都有雨。实际行程中,除了一天仅下了几分钟急雨外,剩下的几乎都为晴天或多云。更重要启示的在于:去行动。只有走出去,一切才有可能,一切才会有经历和改变的机会。
贡嘎大环线的魅力,从不是抵达终点的轻松,而是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时,与自然的碰撞、与自我的对话。
当我们背着五十多斤的重装包,从康定出发深入川西腹地,七日里,我们经历过秋色的斑斓,草甸的柔软、雪山的凛冽、云海的壮阔,也经历了跋涉的喘息、高反的煎熬、寒风的刺骨、体力的透支。那些藏在艰辛里的思考,那些映在雪山下的顿悟,远比风景本身更让人难忘。
睡在格西草原的帐篷里,淅淅沥沥的下了大半夜的雨。雨声像是催眠曲,也像是梦的伴奏声,心里格外平静,想着:下吧,下吧,晚上多下点,白天就不要下了。果然天快亮时雨停了。
微光中,被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吵醒,原来是乘着夜色躲开路卡进山的一队户外队伍。拉开帐篷的瞬间,被四周浓浓的云雾惊艳了。
云雾在两侧的山峰上,由低向高缓缓移动,浓疏相间,如丝如缕。我们的帐篷,花花绿绿,点缀在绿色的草甸,如花似棉,感觉我们就是云中仙。这不就是人间的香格里拉么。
在格西草原东边,彩霞满天,雪山露出了山尖。一派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那正是贡嘎雪山群峰,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这些远方的户外爱好者打招呼呢。
需要进一步厘清的是,我们的行程:成都——康定——格西草原营地——两岔河——下日乌且营地——上日乌且营地——日乌且垭口——莫溪沟尾营地——玉龙西垭口——冷嘎措营地——子梅垭口营地——子梅村——巴王海营地——巴王海停车场——草科——石棉——成都。
是从整个贡嘎群山的西北侧徒步进入,然后从日乌且垭口横向翻过贡嘎山,沿着莫溪沟,从整个贡嘎群山的西北面,由北向西南方向行走和观赏。冷嘎措是观赏贡嘎雪山的经典打卡点之一。然后一路向南,从贡嘎雪山的西南侧登上观赏贡嘎雪山最高最近点子梅垭口,近看雪山云海星空。再次翻越贡嘎山,自子梅垭口而下,到达贡嘎雪山西南侧的子梅村,向西南巴王海方向走出贡嘎雪山。整个行程,环绕着贡嘎雪山,走了一个大大的胜利的V字。
我们身处雪山群峰西侧。初升的光将雪山背面的云雾连同雪山染成橘红。尽管看不到日照金山,但这已经美的不可方物了。
静静的屏息看着霞光不断的变幻着,由赤红而金,由金黄而奶白,仿佛天界的演绎,人间的盛宴。
峡谷左右两侧的山尖上,那些升腾的云霓,带着霞彩,漫天飞舞,像是山后飘向天际的纱曼。
雪山变化很快,眼见的已经变成暖白色了。云隙间,露出了灰白的天空,心中欣喜并感谢:又是一个多云少雨的天。
生活中,许多的时刻,心存良好的远景和希翼,并付诸于行动,相信总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身旁的山尖被阳光照亮。尽管没有白雪,依然有日照金山的辉煌。
那一刻,仿佛每块石头都瞬间化作了金,金光闪烁,夺目耀眼。
蓝天白云,天光大亮,雪山恢复了它的洁白与冷峻。
浓的云在山涧徘徊着,仿佛不想离开。
云卷云舒,世外桃源,人间仙境,都不足以描摹此时此刻的身心体验感。
这一刻的美,是贡嘎给的。
浓雾里,湿漉漉的水汽中,收拾好帐篷背包,准备新的行程。
偶尔露出云曦的光洒在身上,立马感到暖融融的。
美女们是队伍中的花朵,给点阳光就灿烂。
面对美景,身未动,已是喜上眉梢,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了。
拔营起步,重装包加身,感觉背上了半座山。
可谁都知道,这半座山里,装的不仅是装备和生命的保障,更是对前方风景的期待。
行走间,面对一片云,一汪水,一座桥,每一处都能徜徉半天。这一个个年过半百的身影和面孔,深山里,重压下,美景中,每个人仿佛都年轻了二十岁。看着我们的嬉笑欢呼和雀跃,路过的其他驴友戏称我们是老年娱乐团。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些老年团员,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大神般的存在。迈开脚步能行,停下脚步能玩。再长的路能走,再险的坡能爬。吃人所不能之苦,享人所不能体验之乐。
户外是熔炉,坚持,就能塑造和改变一切。
碧水蓝天风马旗。这天水一色的美常常有种恍惚,到底是天上的蓝融入到了水里,还是水里的蓝升腾到了天上。
穿行在蓝天碧水绿树云雾间。有时候在想,如果拉开遥远的距离,有人看到这些云中行走变幻的身影,会不会觉得那是云中的仙人们在活动呢。
想起了李白那句话并稍加演绎:天子呼来不上轿,自称臣是雾中仙。
从格西草原到两岔河段,路渐渐从柔软的土坡变成崎岖的河谷碎石路。
两旁的灌木开始染上秋的色彩,金黄的桦树叶、火红的枫叶,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将山谷装点得热烈而绚烂。
云雾的滋润下,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仿佛那不是秋色,那是开在绿树丛中的花朵。
大家被美景牵绊,根本走不动。每一次回眸,都有新的发现。山还是那山,林还是那林,水还是那水,但在阳光,云雾以及我们寻觅的眼光加持下,一丝一缕都带有了诗意。
有时候,真有点相信唯心主义史观:世界,因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因我们的心情而美丽。你心存美好,世界就是光明快乐的。
阳光刺烈和暖。山坡上,云雾不断的升腾着,在阳光的驱使下,向着山顶快速的逃逸着。
眼望着天地的力量正在快速的驱动着地球运转,自然变幻。
在大自然面前,人如蝼蚁,我们只有融入并珍惜。
美景当前,尽展欢颜。
蓝天、骄阳、云雾与山林。
天似穹庐,阳光似灯,云雾飘轻纱。
阳光穿透,云雾缭绕,光影变幻,聚散无定,给青山蒙上神秘面纱。
仿佛有未知秘境藏在这朦胧里,引人追寻。
蓝天如洗,云雾飘忽,天地同辉。青翠的山林染上斑斓色彩,绿的浓郁、黄的明艳,与云雾、蓝天交织,似大自然挥毫泼就的清新画卷,叫人沉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