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金秋送爽,菊香满京城。10月2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在拥有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盛大启幕。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融合园林艺术、花卉美学与人文底蕴的秋日盛宴。本届菊花文化节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联动京津冀豫四地资源,深度融合古典园林底蕴与现代文化创意,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菊文化,展现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成果与中华传统花文化的时代魅力。
晓月红盈
皇家园林焕新姿,百年北海赏菊情
北海公园作为活动主会场,以“从御苑到公园”的百年文化脉络为背景,深度挖掘皇家园林的历史底蕴与花卉文化资源。展览布局于阐福寺、万佛楼遗址、北门门区等核心区域,全园范围同步布置花坛花境,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沉浸式赏菊体验。
晓月夕醺
本届展览集园林艺术、花卉美学与文化创意于一体,打造兼具古典气韵与现代审美的赏花空间。展区覆盖全品类菊花展示矩阵:室外景点将菊花与琼华岛、太液池等标志性景观自然融合,营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氛围;标准展台按花色、花型陈列精品菊花,尽显栽培特色;特色品类专区集中展示大立菊、悬崖菊、塔菊、造型艺菊等特色菊种,同步开展“菊韵百年”主题插花表演,搭配古筝演奏《菊花台》,让传统花艺与古典音律交相辉映。
园内设立文创展区,以“可带走的菊花文化”为理念,推出菊花茶、菊花酒等特色衍生产品,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传统花卉内涵,让市民在品味秋韵的同时,于一盏茶、一缕香中感受生活之美与文化之韵。
晓月火凤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公园同步推出《从御苑到公园——北海开放百年纪(1925—2025)》展览,通过园林变迁史料与游园场景还原,带领游客“穿越”百年,感受这座皇城御苑从皇家禁地到人民公园的蜕变,使菊文化与百年园林历史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四地联展聚精华,共绘花卉文化新篇
“京津冀豫菊花联展”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板块,集中呈现四地菊艺精华与区域园林协作成果。四地园艺团队携菊花精品齐聚北海公园,以多样品种与精湛技艺,共同呈现菊艺盛景。
秋篱金芙蓉
北京代表团由北京菊花协会牵头,联合颐和园、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单位,集中展示北京地区独特的栽培传统与新品种成果,体现首都在菊花育种、造景、展示方面的综合实力。天津市水上公园代表天津参展,精选独本菊、多头菊、绿菊等新品种200盆,涵盖标本菊、茶菊、药菊、食用菊等多类型菊花,充分展示该园在新品种育种与多功能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唐山市园林绿化中心携悬崖菊、塔菊、花篮菊、桩景菊等造型艺菊亮相,展品丰富、技艺精湛,兼具传统与创意,展示出唐山在造型菊、盆景菊方面的独特造诣。开封市会展服务中心则以“汴菊”为媒,展现千年菊都的文化底蕴。开封自北宋以来即为中国菊花栽培中心,此次携“汴梁绿翠”“汴梁紫禹”等代表品种参展,传递宋韵之美与菊花产业振兴的时代风貌。
秋篱金粟
此次联展不仅是花艺交流的平台,更是区域协同、文化互鉴的生动实践。四地菊花同台竞艳,绘就出一幅“菊映中华、花融四地”的文化画卷。
多园联动添异彩,金秋菊香遍京华
除主会场北海公园外,全市多个展区同步开启赏菊模式,为市民提供丰富选择。国家植物园(北园)举办第四届菊花展,打造“福禄生花”主题菊花海,选用14个品种1.8万盆小菊,融合葫芦文化意象,展现秋日吉祥景致。顺义鲜花港以“景观创新+沉浸体验”为特色,营造10.6万平米菊花主题游览空间,推出“风漾花谱”“莫奈廊桥”等网红打卡地,并结合露营、咖啡、文创体验打造全龄友好的赏花生活场景。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展区则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多样化布展。紫竹院公园以“竹韵菊香”呈现清逸之景,陶然亭公园注重市民休闲互动,让菊花走进寻常生活,展现秋日京城的自然雅韵。此外,世界花卉大观园、东四街道等展区同步布展,让市民“出门即遇花”,实现“城在园中、花在市中”的花园城市理念。
秋篱冰桃
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菊花科普讲座、插花表演、擂台赛评选等系列活动,展示菊花的文化精神与育种成就。其中,第十六届北京菊花擂台赛以“以赛带展、以展促文”为宗旨,集中展示传统菊种与创新品种,推动菊花产业传承与绿色消费的融合发展。活动还将开展“菊花进社区”系列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花艺之美;“菊韵百年”插花展演与古筝表演《菊花台》则为市民带来雅致艺术享受。
“花开北京·菊韵金秋”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集中展示。通过花卉之美连接自然与人文,传递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共享文化的美好体验。未来,北京将持续全面打造春观花、夏采摘、秋赏红、冬观鸟等“花园四季”系列全民游赏IP,引导市民百姓共建花园城市,共享绿色福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