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10月23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六安市金寨县红旅小镇汤家汇参观,沉浸感受这座完整的苏维埃城的红色印记。
当天上午,寻访组一行进入汤家汇镇红军街,一位头戴礼帽、身穿马褂的男子迎上来,“同志们的通行证都在我这里,请大家跟我走。”沉浸式体验开始了。
“卢义章膝下:兹有我去来参加红军一月多了,未有回家,不知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否?哥哥身体强健,嫂子身体强健,父母大人不要担心挂念,哥嫂不要担心挂念……”
在红军街的徐氏宗祠内,记者看到了这封信的影印版。而承载这份家国情怀的徐氏宗祠,正是这封家书当年传递的重要枢纽——赤城赤色邮政局。这里是安徽境内第一个苏区邮政机构,也是根据地最早建立的邮政机构之一,见证了鄂豫皖苏区红色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
汤家汇镇人民政府红色旅游发展办公室红色讲解员方明明介绍,赤城县赤色邮政局建立于1930年,是安徽境内首个苏区邮政机构,也是鄂豫皖苏区最早的赤色邮政局之一。邮政局从1930年初到1932年9月完成历史使命,共存在两年零九个月。当时下设7个邮政支局,每个支局都有统一的公章、邮戳、信布袋。它们不仅承担发行报刊、寄递信件,还为20多个地下党组织之间传递秘密信函,构建起一张贯通红军部队、苏维埃政府与地下党组织的通信网络,将军情急报、政策文件与民间家书,在枪林弹雨中精准传递。
安徽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科员潘丽表示,“‘赤色邮局’本身就是一种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适应革命战争需要而进行的‘通信动员’和‘组织动员’的早期成功实践。它将有限的通信资源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服务于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确保了革命机器的高效运转。”她提到,国防动员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战时指挥畅通、信息传递保密可靠、情报传输及时有效,这与“赤色邮局”的使命一脉相承。国防动员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支前精神,汇聚动员力量,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通信体系,夯实国防动员基础。在现代社会重新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支前”网络,为推动国防动员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深厚、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安徽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冬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时代国防动员通信保障人员,我们要传承红色通信精神,加强实战化训练砥砺通信尖兵,同时精准找到信息化技术的切入点和融合点,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确保任何时候都能担当起信息传递的使命,为打赢未来战争筑牢信息基石。
23日接近中午时分,沉浸式话剧《立夏》在汤家汇镇十万剧场上演。记者在现场看到,和通常的剧场设置不同,这个剧场的观众席位于中间位置,舞台环绕着观众席;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没有隔断,在演出过程中,演员可能随时走进观众席,与观众拉家常、互动交流,让观众更有参与感和代入感。
汤家汇镇人民政府红色旅游发展办公室红色讲解员方明明介绍,汤家汇镇是一座完整的苏维埃城,这里不仅有中共四级党组织,还设有五级苏维埃政权。下属机构也十分齐全,除了前文提到的邮局,还有银行、保卫局、红色医院、列宁小学、红色剧院、红色报社等,机构体系非常完整。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