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凉山乡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的著名古刹——活佛寺。就是这座藏在深山、蕴含千年禅意与传奇的古刹,历经四百年风雨,将汉传佛教的庄严、彝族文化的灵动与自然山水的诗意融为了一体,成为滇中地区不可多得的文化地标。亦有人说,活佛寺其实已有千余年历史,只是文字记载不全。
活佛寺,其名称由来充满了传奇嬗变。活佛寺始建于明末,坐北朝南,共三进院落,现存的古建筑有照壁、天王殿、观音殿、活佛殿,三殿均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寺内有明、清期间各种碑记6通,收藏了法灵寺清代铜钟1口、林则徐楹联木刻2块,凿刻精美的石雕随处可见。寺南约50米处有和尚塔、和尚墓各一座。其前身名为法灵寺,位于雷应山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游历至此并题刻碑文,描述了寺庙的兴建背景。清康熙年间,寺庙迁至现址并更名为香山寺。民国末年,元谋县牛街村有一阮氏女子,因一场飓风被卷至雷应山巨石之上,七日未食人间烟火,直至坐化,却肉身不腐,被当地信众奉为“活佛老母”。由此,香山寺更名为“活佛寺”,阮氏女子坐化的巨石被称作“涅槃石”,成为信徒朝圣的核心,后人为此建有大殿,镶嵌“真身不坏”门匾。寺内现存遗址可见僧塔陵墓及石刻,但主体建筑在“文革”期间遭毁坏。2007年,当地政府对遗址进行修复,现仅存头骨及部分遗迹。寺庙周围形成村落,称为活佛寺村。
活佛寺的传说不仅赋予寺庙神秘的色彩,更折射出彝汉文化交融的印记——活佛老母作为女性修行者的形象,打破了传统“活佛”的性别认知,成为当地民间信仰中守护苍生、消灾解难的象征。
活佛寺单檐歇山顶的建筑艺术,彰显了我国古代建设者的匠心独运。活佛寺依雷应山而建,正殿采用单檐歇山顶式样,翘角飞檐如鹏鸟展翅,雕梁画栋间可见明代木雕的繁复与清代彩绘的典雅。门扇镂空雕刻着莲花、卷草纹样,青砖地面与土坯墙体构成质朴的基底,而大雄宝殿檐下的斗拱结构,则彰显着汉式古建筑的力学智慧。
活佛寺布局遵循中国传统中轴线对称原则,山门、天王殿、观音殿、活佛殿层层递进,两侧方丈院、祖殿、僧舍以廊院式环绕,形成“前殿礼佛、后殿修行、两厢生活”的功能分区。回廊内壁绘有佛教故事壁画,虽历经岁月侵蚀,仍可窥见当年“名僧师徒达七百余人”的盛况。原来寺庙仅有前门一条石板小路穿过村庄可以到达,坡陡路窄,寺内所需的生活用品都靠肩挑人背,十分不便,前几年在寺内住持的组织下,新修了水泥铺面的连接公路,新开了大门,修建了庭院、停车场,改善了寺内设施,为游客和信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活佛寺的金桂、石刻与生态秘境,仿佛谱写着一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曲。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明代金桂。这株树龄逾四百年的古树,至今枝繁叶茂。听寺内住持介绍,每年金秋时节,米粒般的花簇都会缀满枝头,香飘数里,被信众视为“佛树”。与金桂相映成趣的,是寺内保存的《阮氏身世碑》,此碑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撰文,记录了活佛老母的传奇与寺庙历史,成为研究滇中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因此,有“一座活佛寺,半部滇中史”之说。
活佛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沉醉:雷应山终年云蒸霞蔚,春季马樱花如火如荼,秋季层林尽染;山脚下的海底水库波光潋滟,与古刹形成“山水相依”的禅意画面。每逢晨雾弥漫、烟云飘缈时,整座寺庙便若隐若现,宛如空中楼阁,故有“迷雾漫乾坤,钟鸣活佛寺”的诗句流传。
活佛寺,弥漫着从朝圣到民俗的多元沉浸。作为元谋县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活佛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龙华会”庙会,在延续七百余年的传统中,信徒们携香烛、供果徒步上山,在金桂树下祈福,在涅槃石前许愿。庙会期间,彝族歌舞、左脚舞表演与素斋体验交织,形成独特的宗教民俗景观。游客可以熏陶于从朝圣到民俗的多元文化。
活佛寺的魅力,在于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活化石。从徐霞客的笔墨到彝族活佛的传说,从明代金桂的坚守到清代碑刻的沉默,这座深山古刹用几百年的光阴,将信仰、艺术与自然编织成一首永恒的诗篇。当你踏入山门,或许会明白:真正的禅意,不在经卷之中,而在松涛与钟声交织的瞬间。
活佛寺,不仅是元谋县重要文化遗产,也融合了汉、彝等民族文化元素。不仅是历史爱好者的探秘场所,更是身心放松、祛除杂念的深山秘境。当你漫步于松柏掩映的寺院,触摸明代石刻的纹路,聆听僧侣诵经的低沉回响,再品一盏用山泉水冲泡的普洱茶,尘世喧嚣便随山风消散。若逢冬季,寺内金桂的绿意与远处元谋土林的暖黄形成冷暖对比,摄影爱好者可在此捕捉“深山古刹映黄土”的奇景。
活佛寺,距元谋县城约二十公里,自驾可设导航直达,虽部分道路为山区乡道,路面较窄,蜿蜒曲折,倒也车辆稀少,交通顺畅,从元谋县城沿凉山乡道路行驶,途经火把梁子观景台(彝族火把节发源地之一),还可以停车观景,全程约30分钟。
游活佛寺,寺内要求保持安静,勿触摸文物;若参与庙会,需尊重当地信仰习俗,避免直接对神像拍照。因活佛寺位于深山,虽寺庙旁就是活佛寺村和凉山乡政府驻地,但少见营业性餐饮场所,游客可在寺内免费斋饭用餐,甚至可以和住持喝茶聊天。住持来自昆明,比较年轻,学历较高,学识渊博,能言善道。是否捐赠香火,可以完全自愿。寺内停车也很方便,而且免费。
(原创图文,欢迎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