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小火车在沙丘间穿行(格雷/图)
十一假期,我们来到内蒙古,领略金秋时节塞北的“色彩盛宴”。
从呼和浩特市区出发,北上30公里就到了武川县境内的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植被以白桦林和落叶松林为主。
这段路程平常耗时不到一小时,这次用了将近两个钟头,进出高速路段堵得水泄不通,好在沿途的风景平复了等待中的焦灼。
哈达门坐落在阴山山脉大青山段,地理位置塑造了独特的景观。由于海拔较高、地势起伏,盘山而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植被随海拔变化而呈现出的色彩渐变,墨绿的松林与金黄的白桦交相辉映,由山谷到山脊幻化为五彩斑斓的立体画卷。
从哈达门制高点——料木神山山顶眺望远方(格雷/图)
正因为地处高原,哈达门拥有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的风光,广袤的高山草甸与周围的五彩山林相得益彰,层次感极强。
料木神山是哈达门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园内的制高点。摆渡车(园内各个景点都设有摆渡车站点)候车点的队伍像一条缓慢移动的长龙,排在队尾的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就快放弃时,一位下山的游客劝我们一定要去料木神山看看,“上面老辽阔了。”
我们登上山顶,才领会到“辽阔”的含义,这里是俯瞰整个高原风光的最佳观景台。
十一假期,响沙湾景区游人如织(格雷/图)
大青山是阴山的一部分,阴山不仅是一条地理分界线,也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并融合的最前沿。提起阴山,不禁联想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历史的风云与自然造化,在此刻交融于一体,为眼前的景色平添了一份厚重与苍凉。
如果用静谧和深邃形容秋日的哈达门,那么响沙湾则营造出温暖的色调,放眼望去,天地间只剩下流畅的曲线和无垠的金黄。
在孩子眼中,沙漠是一座天然游乐场,他们本能地愿意用身体接触沙子(格雷/图)
在孩子眼中,辽阔的沙漠是一座天然游乐场,他们本能地愿意用身体接触沙子——丢开鞋袜,感受沙子的细腻和温暖;脱掉外套,尖叫着在沙丘上翻滚,享受细沙保护下的“天旋地转”。不一会儿,他们的发丝间、睫毛上、衣服的每一个褶皱里都藏满了“金子”。
此刻,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一种更具体而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广阔天地间尽情地打滚儿,任何人为设置的娱乐项目都显得多余。
沙漠骆驼队(格雷/图)
刚刚还一起排队的上千人此时已化作沙丘上的星星点点,犹如墨水滴入大海,一起被“稀释”的还有拥挤和喧嚣,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广阔、接纳和包容,而人类却在自己设置的条框中(景点、摆渡车、餐厅、卫生间)寸步难行。
从哈达门制高点——料木神山山顶眺望远方(格雷/图)
据说响沙湾的日落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夕阳从炽烈的橘红,变为浪漫的紫粉,最后归于远处的一抹靛蓝——这是我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的照片,为了避免在回程高速上堵到半夜(司机前一天的亲身经历),我们在落日之前,果断地踏上了归途。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格雷
责编 杨静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