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游记之十九 从榆林到包头
火车继续向北开出榆林市后,很快进入了内蒙古中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也就是黄河几字形大转弯的内侧。窗外的风光也在慢慢改变,植被业从森林居多转变为草原为主,我知道这里是原来的毛乌素沙地,现在看上去也是郁郁葱葱,一片绿色了。
车箱下铺睡着一个二十八、九岁的青年人,这时睡醒了,便与我交流起来。青年人姓马,长得十分英俊耐看,是清涧县人。他告诉我,他在安徽淮南市开着一家经营牛羊肉的饭店,就在淮南煤矿,现在煤矿经济效益不好,到他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小马心里比较烦躁,于是他把大舅哥叫去帮忙,亲手教他各种牛羊肉的做法,前前后后接近两个月,已经基本学会了。小马就把淮南的饭店交给妻子与大舅哥经营,自己出来跑一跑,根据朋友的介绍到各地一些城市看了一些想转让的饭店,看经营情况决定是否放弃淮南的饭店。这次是去锡林浩特——就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首府的一位朋友介绍了一个转让的店,他想把它盘下来自己经营。
小马说自己从小就不愿上学,16岁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村里的打工者跑出来了,在饭店里打杂,有时暗地里看着厨师学炒菜,学牛羊肉的加工。可能有这么样的天赋吧,小马竟把这些菜的做法都学会了,18岁跑到北京,在别人的饭店里当厨师。20岁那年,他把自己积攒的几万元投进去,在淮南开了一家牛羊肉店,开始自己当老板,那时,煤矿经济效益还说得过去,小店干的还不错,小马娶了媳妇,并有了两个小孩。我问他在北京当厨师,收入应该不低啊。他说,收入再高也是给别人打工,受气是免不了的,不如自己当老板。
他不好意思对我说,自己结婚太早了,现在两个小孩都已经到了上学年龄,上学已经成了问题,由于小两口都没有时间管孩子,对他的压力很大。我说你可以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安徽去住,顺便照顾孩子,小马说父母没出过远门,真不行就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在老家上学。他感慨说没有文化真不行,李自成就是因为没有文化而失败了嘛。现在自己不愿上学,孩子必须得上,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我听后不由想起在米脂时出租司机说的话,李自成失败了,他没有文化。
小马的经历让我十分感慨。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更为亲人。车到包头,西边的晚霞将这座河套平原上的城市上空染成一片金黄,万道霞光从云隙中照射出来,洒到包头火车站的广场上。人来人往,车流不断,每个人与每个城市都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变幻。逝者如斯。天近傍晚,我站在广场前,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包头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与黄河之间,是连接华北与西北的交通枢纽,北接蒙古国,南临鄂尔多斯,东连呼和浩特,西通宁夏。北部为草原和荒漠,南部为河套平原,是黄河冲积形成的肥沃农业区。有“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美誉。
朋友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在包头九原区筑城,成为军事重镇。秦汉时期,属九原郡,秦始皇直道北端终点在此,汉代为抵御匈奴的前沿。明清时期,作为“走西口”的重要驿站,晋商文化在此交融。我说,我对近现代包头的历史有所了解,1923年京包铁路通车,包头成为西北贸易集散地。1950年代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业基地,1954年建厂的包钢集团的建立,标志“草原钢城”崛起。
在包头,蒙古族的草原文化与汉族移民文化共存,我们吃晚餐时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去买了半斤装的包头本地酒,名叫鹿王酒,找了一家草原餐馆。老板娘热情的推荐精品全羊肉汤,30元一大碗,我们每人要了一碗,又要了两个羊蹄,12元一个。我看到店里有草原马奶酒,这是真正的特色,因不胜酒力,无缘品尝了。
晚餐后在包头的大街上走走看看,我们讨论着明日的行程。不知不觉,走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门口,也就是原来的包头钢铁学院。学校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百炼成钢,这四个字是它的校训,也是一座草原钢城的生动写照。1954年,为推进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包头钢铁基地破土动工,两年后重工业部在包头设立了两所学校,1960年合并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当时内蒙钢铁工业十分落后,学校为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朋友说,他有两个学生曾在这里就读。
蒋国良,2025.9.1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