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攸县米粉
- 起源:明代中期由攸县人将粉末状粮食精加工成条状,最初与阳升观庙会相关(【省级非遗】攸县米粉制作技艺)。
- 做法:以早稻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18道工序制成,全程中温烘干保留营养,成品韧劲足、通体透亮(湖南株洲十大美食小吃排行)。
2. 攸县香干
- 起源:西汉时期由刘安侄孙刘则传入攸县,结合本地"八月黄"黄豆和山泉水发展而成(攸县香干)。
- 做法:需经点膏、包布压型、盐水浸泡等数十道工序,成品色泽金黄,兼具豆香与锅香(株洲十大特色小吃)。
3. 仙都酱板鸭
- 起源:乾隆年间醴陵沩山刘氏家族传承,曾为宫廷御膳(仙都辣酱鸭)。
- 做法:选用洞庭湖谷鸭,经野山椒及18种中药浸泡、风干、烤制,肉质紧实微辣(湖南株洲美食推荐)。
4. 火焙鱼
- 起源:湖南传统名菜,醴陵官庄水库产的最负盛名(火焙鱼做法)。
- 做法:小鱼去内脏后柴火焙干,再用谷壳、桔皮熏烘,成品干香浓郁(株洲美食top10)。
5. 艾叶米果
- 起源:客家传统小吃,象征家庭团圆(艾叶米果简介)。
- 做法:嫩艾叶焯水去苦,与糯米粉揉制外皮,包入腊肉、鲜笋等馅料蒸熟(株洲十大名菜)。
6. 攸县血鸭
- 起源:传说与南宋文天祥抗元时饮血酒典故相关(攸县血鸭起源)。
- 做法:麻鸭肉爆炒后淋鸭血,使鸭肉裹血成酱色,鲜嫩清火(株洲特色美食)。
7. 株洲臭豆腐
- 特点:外焦里嫩,配香油辣椒,闻臭食香(株洲十大特色小吃)。
8. 灯盏油货
- 做法:米浆包裹萝卜丁、瘦肉馅油炸,形似灯盏,酥松咸香(灯盏油货特点)。
9. 株洲什锦菜
- 特点:融合莴笋、刀豆等十余种腌菜,色泽鲜亮(株洲什锦菜)。
10. 醴陵炒粉
- 特色:米粉干炒不断,配醴陵辣椒,香辣爽滑(株洲美食top10)。
株洲美食旅游攻略
推荐打卡路线
- 贺家土美食街:老牌宵夜街,必尝臭豆腐、跳跳蛙(株洲旅发大会)
- 大汉·悦中心JOJO街:新晋美食地标,集合泡菜、烧烤等创新小吃
- 工大街区:学生党最爱,推荐四方刀削面、帝王煎饼(美食路线)
旅行贴士
- 最佳季节:春秋季(3-5月/9-11月)气候适宜,黄桃等特产上市
- 伴手礼:仙都酱板鸭、攸县香干真空包装,保质期长达半年
- 交通建议:市内乘公交至芦淞区/荷塘区,老字号多藏于巷弄(长株潭打卡攻略)
部分小吃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建议参观阳升观、醴陵瓷谷时同步体验传统美食文化(工业游线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