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有一处叫“雅梦小家”的民宿,老板是“95后”青岛姑娘崔雅梦。民宿的构造十分特别:门口是缓缓的斜坡,厨房比常规低15厘米,洗手池下留出容膝空间,走廊加宽到1.2米,墙面扶手触手可及——所有细节都是为轮椅而设计。
更特别的是,入住的“轮椅朋友”不用付钱,只需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过去一年多,这里先后接待了21位轮椅客人,他们来自河北、山西、湖北、新疆,有人生平第一次看见大海。
2023年,崔雅梦买下了一套loft公寓。2024年她将二楼自住,一楼则改造为专供残障人士免费入住的“雅梦小家”。
没有花费更多的装修费用,只是融入了无障碍设计的巧思,“雅梦小家”就变得与众不同。门口缓缓过渡的斜坡、低位的厨房、有容膝空间的洗手池、墙面上触手可及的扶手,还有客厅里特意加宽的通道,房间里这些细节,都是雅梦在装修之初亲自设计的。
雅梦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23年回到家乡青岛,她想帮长期居家的轮椅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为了鼓励轮椅朋友走出家门,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雅梦发起了“一个故事换一晚住宿”的活动,轮椅朋友无需付费,只需分享故事即可入住。
来自辽宁的周芷竹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萎缩症,平时很少外出。在病友活动中结识崔雅梦后,她在父母鼓励下主动联系雅梦,表达了想来青岛看大海的愿望。
自从2024年4月底迎来首位客人以来,“雅梦小家”已陆续接待了二十一位轮椅朋友。他们来自河北、山西,也有远道自湖北、新疆而来的。“雅梦小家”帮助许多轮椅朋友走出家门,看到大海。
雅梦说,她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后来,雅梦的奶奶患上了糖尿病,严重的时候只能坐轮椅。由于住在七楼,下楼这样平常的事,对奶奶来说成了一种奢望。这不仅影响了奶奶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影响了奶奶就医。120的急救人员都不能用担架,只能用轮椅运送奶奶下楼。
2019年,雅梦的奶奶因病去世,这也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对轮椅朋友而言,能“走出去”才是关键,这也成为她创立“雅梦小家”的初心。
崔雅梦知道,安装进门过渡的斜坡、低位的厨房、有容膝空间的洗手池、墙面上触手可及的扶手,这些无障碍设计其实只要在设计之初,有这方面的考量,并不会因此增加多少装修成本。她决定做为此呼吁的第一人。这就是她开放自己的住宅打造“雅梦小家”的初心。
如今,雅梦在一家服务残障人士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她负责了多个公益项目。国庆假期,她们团队组织了30多位残障人士和社工志愿者们共同观看电影。
“雅梦小家”获得媒体关注后,陆续有民宿老板联系雅梦,希望借鉴她的装修经验,对自家民宿进行无障碍改造,用以接待残障人士。
崔雅梦说:“我就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一些小小的推动,可以影响到更多人。”
从7楼的遗憾到21把轮椅的轨迹,崔雅梦用一套50㎡的小公寓证明:无障碍不是昂贵的高科技,而是把“人”放在设计的最前面。当斜坡代替台阶、当故事代替房费、当更多民宿老板主动掏出卷尺,善意像海水一样推着每一辆轮椅向前。正如雅梦所说:“我不是在改变行业,我只是把奶奶没走完的坡道,铺到了更多人脚下。”
转自丨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齐鲁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