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秋日凉,来绍兴鲁迅故里,看少年时期心中白月光的成长的地方,半是朝圣半是圆梦。青少年读书时,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频率颇高,对我们一代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对绍兴那个时代的了解最初也是来源于鲁迅作品里的描述,破落户阿Q的“儿子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和“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的自我安慰生存哲学。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喝酒时排出几文大钱和“文人窃书不算偷”的自欺欺人的文人体面与自尊。还有闰土、华老栓、祥林嫂以及众多戴着乌毡帽的朋友形象刻画,让我们知道百年前江南水乡底层人的真实生活。
百草园,鲁迅家里的一个大园子,也是鲁迅儿时玩耍的地方,迅哥儿乐此不疲的从井台跳上跳下,玩累了可以坐在皂角树下,听小虫子的各种叫声。
三味书屋,离百味不远,是当时绍兴城里最好的私塾,熟师寿镜吾更是绍兴城的教学名师,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方法更是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以致于迅哥儿从百味园到三味书屋上学时,既不哭又不闹,甚至为了提醒自己上课不迟到,还特意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间是12岁到17岁,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寿镜吾老师的严格教育给鲁迅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学生时代的鲁迅受用而不自知,觉得寿老师远不如鲁镇的外婆和乡下的闰土好,估计形象刻板的寿老师在教学中不止一次的体罚过我们的迅哥儿。
三味书屋边上有条窄窄的小河,小河里有绍兴特色的乌篷船,船两头微翘,船上有两个矮小的篷子,两只船桨,一只手摇,一只脚踏,手脚并用,乌篷船又快又灵活。
作为5A景区的鲁迅故里,每天南来北往的游客是相当的多,重要的景点都是免费的,但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