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喜欢上了古建,山西成为我闲暇时间里最多的旅游目的地。跟随晋见游学团完成了其所有的行程,并形成山西专属的合集:期待即将开启的古建之旅:深山古刹。这个合集总计41篇游记文章。又根据网络上的排名:中国排名前十的木构建筑,补全了正定的开元寺及号称“江南第一木构建筑”的福州华林寺。
八大辽构补全计划图
现在又根据:我国现存八大辽构。在9月份启动了我的八大辽构补全计划。截至这篇文章之前尚有三个地方尚未打卡,分别是:河北保定的阁院寺文殊殿和开善寺大雄宝殿及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
此次行程是河北保定的两个辽构。今天这篇文章介绍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的开善寺大殿。
保定市是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京畿旅游休闲城市。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地处京津石金三角。
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此为保定设府之始。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 清代,为直隶总督驻地。建国后保定市曾经两度做为河北省政府驻地。
邂逅开善寺,开启千年之约
高碑店
车子缓缓驶入高碑店,今秋时节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丰收气息。道路两旁的景色逐渐从现代的繁华过渡到古朴的宁静,最终导航将我们带到了这个城市偏僻的角落。开善寺的轮廓出现在眼前,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守望着岁月的变迁。
新城镇开善寺游客大门
开善寺,俗称“大寺”“大佛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旧城址的东北角,占地约9500平方米, 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建筑风格的佛寺。开善寺存有建于辽代的大雄宝殿和后代修缮的天王殿、金刚殿。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辽代遗构,为四阿式庑殿顶结构。面阔五间25.8米,进深三间14.5米,高12.08米,单檐庑殿顶。开善寺大殿构造严谨、实用,整体外观朴素、稳重,表现出早期木构建筑的风格特点。大殿自建立以后,未经过大的维修,较好保存了始建时的原始状态,对研究早期木构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辽代遗构,为四阿式庑殿顶结构
1996年11月20日,开善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面三开间硬山顶为金刚殿
金刚殿
始建谜团与兴衰交替的岁月
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辽,此地遂入辽境,但寺庙早已存在;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年),宋辽签订 “澶渊之盟”,以新城之南的白沟为界,新城逐渐成为交通重镇。这一时期,开善寺建造了大殿;
明代,开善寺规模进一步扩大,寺内建筑众多,包括大殿、加蓝殿、祖师殿、大王殿、金刚殿和禅堂等,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清康熙、乾隆时期,这里的佛事活动更是达到了鼎盛;
民国年间,开善寺大殿被改作教育馆中心堂,佛像被拆毁,彩绘剥落,壁画被涂掉;
1949年以后,开善寺被用作粮仓,这也使得古寺意外得以保存下来;
1996 年,开善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辽代建筑的杰作
大雄宝殿采用单檐庑殿顶
外观特色:大雄宝殿采用单檐庑殿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之一,通常用于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体现了大雄宝殿在寺庙中的核心地位 。其面阔五间,立柱有侧脚和生起,这是辽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
立柱有侧脚和生起,这是辽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大殿的出檐深远,屋顶平缓,与明清时期那种高耸陡峭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辽代建筑古朴、简洁的风格 。
外檐立柱和转角斗栱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雄宝殿那舒展的屋檐、精美的斗拱、庄重的屋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殿内采用减柱法,仅用四柱支撑
内部结构:走进大雄宝殿,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宽敞和明亮 。殿内采用减柱法,仅用四柱支撑,大大增大了礼佛空间。
抬头仰望,殿内的梁架结构清晰可见,采用抬梁式彻上露明造
抬头仰望,殿内的梁架结构清晰可见,采用抬梁式彻上露明造 。梁枋上的彩绘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有些已经斑驳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和华丽 。
梁枋上的彩绘
斗拱之美:大雄宝殿的檐下斗拱是其建筑艺术的一大亮点 。
大雄宝殿的檐下斗拱是其建筑艺术的一大亮点
开善寺大雄宝殿的斗拱体量硕大,单材 22x16 厘米,总高 141 厘米,与柱高比为 1:3.41 。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力学作用 。
大雄宝殿的斗拱体量硕大,单材 22x16 厘米,总高 141 厘米,与柱高比为 1:3.41
唐代造像:偶然发现的惊喜
在开善寺的大殿内,还隐藏着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 —— 唐代菩萨造像 。
大殿塑像后方,唐代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
这尊造像是在维修大殿时,从墙体内偶然发现的 。当它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它的精美所震撼 。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
造像线条优美,比例协调,菩萨的面容慈祥,双目微闭,服饰雕刻细腻,纹理清晰 。
碑刻遗迹:镌刻的历史记忆
寺内的碑刻也是开善寺的重要文物之一
寺内的碑刻也是开善寺的重要文物之一 ,镌刻着开善寺的历史记忆 。其中,明嘉靖三十年重修开善寺碑尤为引人注目 。这块碑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上面记载的关于开善寺的修建、修缮等重要信息 。
在寺院大殿东侧,用铁栅栏围起来一块地方。钟楼的地基尚在,楼已经灰飞烟灭。巨大的铁钟摆放在方形的地基正中。周围堆满了各种建筑构件。硕大无比的柱础,雕刻精美的经幢无不显示开善寺曾经的辉煌。
经幢的千佛
须弥座的力士,精美绝伦
开善寺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在于它是宋辽历史的见证者,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开善寺的建筑艺术,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那独特的辽代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