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杭州富阳第十七届
万市“银杏之秋”文旅消费季
在富阳万市的群山之间,藏着一条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如玉的古道——龙马古道(又称“霞客古道”)。
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初,时年五十岁的徐霞客从杭州出发,经余杭、临安,翻越甘坞岭,踏入富阳万市境内,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上马岭,约里许达其巅”的记载。如今,它不似热门景区那般人声鼎沸,但因“中国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的打卡,在户外圈中悄然走红。
△龙马古道(“霞客古道”)
从万市镇平山村马岭山脚出发,途经龙马古道,翻越鳌山头,到达万市杨家村,依然可以沿着“霞客”的足迹,走进这条蜿蜒于青山绿水间的古道,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01
打卡龙马古道:
从山脚到山顶,一步一景一故事
从万市镇平山村马岭山脚出发,踏上这条全长约10公里的古道,仿佛走进了一条融合了自然奇观与历史硝烟的时空隧道。龙马古道以青石铺就,蜿蜒曲折,两侧林荫蔽日,山风拂面;沿途溪水潺潺,鸟鸣深涧,仿佛走进了一个“绿野仙踪”般的秘境。
△龙马古道入口
上山步行约20分钟,一座用巨大青石条砌成的关隘闯入眼帘,这便是屹立于富阳与桐庐交界处的马岭关卡。这座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关隘,为乡绅高保大为抵御太平军而建,墙体残长38米、高5米、宽3.6米,气势雄浑,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马岭关卡
这里不仅是古代徽杭商道的重要关隘,也是抗战时期的重要军事据点。斑驳的石墙上,至今仍可见锁孔痕迹与弹痕,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1939年3月,周恩来自金华去天目山,就曾绕道马岭关卡布防抗战工作。”平山村党总支书记陈杰表示,徐霞客笔下虽未直接记载此关(因关建于他之后),但想必他也会感叹“险隘天成,兵家必争”。
过关卡继续上行约20分钟,便抵达山顶制高点——炮台遗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192师曾在此驻守,阻击日寇,保卫一方安宁。如今此处只留下由石块堆砌而成的圆形矮墙,但依旧能想象出战时的紧张氛围。
△炮台遗址
站在炮台边远眺,此处视野开阔,气象万千,山下村落、古道尽收眼底。“这里现在已成为眺望远山、静听风吟的绝佳观景台。”陈杰说,在此打卡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又能将万市的山水尽收眼底。
从炮台遗址向西南行进,可至鳌山头,一座形似鳌鱼的山脊横卧东北与西南。一路上岩壁陡峭,竹木茂盛,虬枝交错,两侧的藤条枝蔓相互交错,头顶的树干枝叶遮蔽四周,只能望见一线天际,让你分不清是在何处。
最具特色的是沿途形状各异的怪石。它们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奇百态,有的似草原上风驰电掣的战马,有的似张牙舞爪的蛟龙,此外“倒挂猪、顺挂羊”、幽林石谷,都别有一番趣味。
△怪石
关于鳌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济公曾至此挑石,不料扁担断裂,大石飞往杭州灵隐寺成了“飞来峰”,小石落在此地即成“小飞来”。山上清代新登县令吴墉题写的“小飞来”三字至今依稀可辨,为这段神话传说增添了历史的注脚。
沿古道下行,可顺路前往不远处的杨家村。每年秋季,这里金黄的银杏叶如诗如画,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古道的沧桑与银杏的绚烂,形成时空交错的美丽画卷。
02
“霞客”足迹:
与四百年前“驴友”的一场邂逅
除了龙马古道,“中国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在万市的行程可谓精彩纷呈。
据《徐霞客游记》记叙,徐霞客原本计划取道新岭,但听闻“新岭路隘而无托宿”,于是选择绕行更为“坦夷”的乾坞岭进入新城北界(今万市)。这个决定,让他得以领略“南北叠塍而下,皆成稻畦”的田园风光。
△新岭古道
在李王桥旁的吴氏先祠,他得到了当地吴姓乡民的热情帮助,“一为余炊,一为赠烛游洞”。为表感谢,徐霞客将心爱的“鱼公书扇”回赠。
在洞山洞(又名灵隐洞,民国《新登县志》记载:“灵隐洞高十五丈,阔五丈,其深莫测。中分二洞,一有水清浅可玩,洞尽处又有口如瓮,水音澎湃,其声不绝。一无水,洞上有石乳,滴成如锤、剑。”此外,“仙洞鸣泉”为古东安八景之一),他与静闻禅师深入探索,“短衣去袜,溯水蹑流”,并留下了详实的探洞记录:“石皆峡蹲壑透,清流漱之,淙淙有声……仙田成畦,塍界层层,水满其中,不流不涸。”此外,还见到了“倒垂若莲花,下卷若象鼻”的奇景,出洞后竟有“半日之间,已若隔世”的恍然之感。
△新岭古道
游毕洞山洞,徐霞客本欲赶路,但因挑夫家近,借口“马岭无宿店”,便夜宿于太平桥附近的吴氏宗祠。他记载“桥西为高氏,桥东为吴氏”,这里的吴氏与李王桥的吴氏又是同宗,又让徐霞客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是日行仅三十五里,而所游二洞,以无意得之,岂不幸哉!”这一日的停留,是“中国第一旅游博主”与当地温情链接的生动写照。
03
邀你循着达人游记游万市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道,隐匿于悠悠山岭,在数百年的历史烟尘后,仍秉持着古朴特性,蕴藏着风土人情,焕发出新的容颜。万市镇素有“万山环镇东南雄”之美誉,山环水绕,群岚之间尚存不少古道,有东坡古道、龙马古道、新岭古道……
△马岭瀑布
今天的古道,已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成为乡村振兴的载体。如今,万市镇正通过修复古道、增设导览,结合“中国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IP开发“霞客线路”,推动古道焕新、文旅融合。
如果你也向往
“山高水长,行者无疆”的旅行精神
不妨来万市走一走
跟着徐霞客的足迹
打卡这座千年古镇的山水人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