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0月19日电 题: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新华社记者赖星、陈毓珊、陈璞
“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这句古语描绘的,正是景德镇跨越千年的开放品格。而今,这座窑火千年不熄的城市,正以崭新姿态延续着与世界的对话。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到今日文明对话的闪亮名片,瓷器始终是联结东西方的文化使者。
十月的景德镇,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思想交汇。“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在此开幕,来自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市长、城市代表及海内外文化界、商界代表等3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瓷耀千年、融通四海”展开深度对话。
据了解,景德镇已与全球72个国家、180多座城市建立友好联系,陶瓷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来自5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在此常驻创作,数千名海外陶艺家和设计师如“候鸟”般在此栖居,让景德镇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现场。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发展因开放而蓬勃,城市间的理解与合作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友城关系的建立,往往始于文化的共鸣。2021年,土耳其“瓷都”伊兹尼克与景德镇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伊兹尼克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表示:“两座城市持续将丰厚的历史积淀、文化遗产与艺术精髓传递至当代世界,既传承传统又启迪新生代。”他认为,基于共同文化遗产的情感联结,为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戈罗杰茨市行政长官穆德诺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表示,在当今世界,缺乏国际交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深入研析合作双方的经济与文化特点,能够发掘出惠及彼此的新项目。
对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的代表而言,景德镇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这里不仅是商贸中心,更是全球游客感受陶瓷制作全过程、参与艺术创作的目的地。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认为,全球游客可在此“触摸活态历史”。
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法国陶艺家鲍里斯·格里索一直在中国找寻灵感。他用双手触摸中国的瓷土,将其重塑为一件已有约2000年历史的法国传统乐器,并注入“龙”的文化元素,在泥与火之中展现东西方交融之美。
“我愿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接口。”鲍里斯说,“接下来我将去宜兴、龙泉等同样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地方旅行,当然我也期待回到这里。”
“陶瓷对地方文旅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西蒙·隆迪说,“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是离佛罗伦萨很近的一个陶瓷工业小城,我们希望以陶瓷为媒,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把古老的陶瓷产业进一步弘扬开发,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这些国际视野与景德镇的探索实践不谋而合。景德镇市市长陈克龙介绍,如今的景德镇,瓷业遗址、作坊里弄遍布全城,被誉为“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在这里,保护与创新并行不悖。
在与会学者和国际城市治理者们看来,景德镇已超越地理概念的范畴,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也昭示着文明互鉴的当代意义。一炉窑火,烧出了千年瓷都的辉煌历史;一件瓷器,串联起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景德镇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胸怀,继续书写着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