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 瞿祥涛
长江奔涌向前,在其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不仅留下“九曲回肠”的灵动身姿,铺展开沃野千里的丰饶图景,更孕育出源远流长的荆楚文明,造就了“江在景中流,文在水中生”的独特景观,为湖北文旅发展筑牢深厚根基。
为集中展现长江沿线优质文旅资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湖北十大长江文脉地标与“长江揽胜·自然史诗”榜单。从荆州古城回荡的金戈铁马之声、赤壁古战场奔腾的涛涛江声,到屈原故里传承的爱国诗魂、黄鹤楼萦绕的“白云黄鹤”意境,长江文脉在千年江涛中绵延不绝。武汉两江游览、宜昌两坝一峡、恩施大峡谷等景观,则勾勒出湖北长江沿线雄奇壮丽的画卷,自然与人文在此交相辉映。
“这不仅是对湖北长江文旅资源的一次集中梳理与展示,更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湖北将持续发力,打造更多高品质长江文旅产品,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长江之美、荆楚大地之美。
长江水滔滔不绝,每一段水波都诉说着湖北文旅的新故事。近年来,湖北以长江为轴,铺展开壮丽的文旅画卷。
在文旅产品端,湖北于今年4月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并加大推介力度,串联起长江沿线多处核心景区。“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横跨鄂西,将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生态与文化地标相连;“赤黄红”荆楚文化旅游线路则串联洪湖、三国赤壁古战场、黄鹤楼、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等,让历史文脉、自然景观、红色记忆深度融合。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湖北大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先后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实施方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构建“一轴两廊三片四区”的长江文化空间保护格局。同时,将长江国家博物馆等作为未来5年全省重大文化工程全力推进。目前,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屈原文化公园(一期)已建成开放,南水北调博物馆将开馆试运行。
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核心区域,宜昌市两坝一峡景区集三峡大坝、葛洲坝与西陵峡风光于一体,成为游客感受长江魅力的重要“打卡”地。在这里,游客可近距离仰望三峡大坝的雄伟壮阔,见证“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还能乘船穿越西陵峡,欣赏两岸奇峰峻岭、急流险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工程的伟大奇迹中,感受长江的多重魅力。
长江,是向世界讲好湖北故事的亮丽名片。近日,以2025马来西亚MATTA FAIR国际旅展为契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吉隆坡举办“知音湖北·大美长江”文旅推介会。活动现场,湖北的壮美山川与人文胜景打动着在场观众,而以长江珍稀物种、湖北生态名片长江江豚为原型打造的吉祥物“豚宝”,更以憨态可掬的造型萌翻全场。
据介绍,仅今年以来,湖北已相继赴泰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开展多场“知音湖北·大美长江”文旅推广活动。近年来,湖北还先后举办2022年“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2023年“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2024年“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等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任慧评价,湖北不仅将“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主题活动推向欧洲,还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构建长江文化立体传播矩阵,取得丰硕成果。
“长江三峡是中国乃至全球闻名的旅游胜地,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地质地貌、休闲度假于一体,是中国旅游业的璀璨名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说。据介绍,湖北和重庆已轮流连续举办16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阚如良表示,通过持续打造这一节庆IP,长江三峡正从一个地理概念,转化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文化旅游符号。
沿着长江看湖北,一幅兼具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创新之力的文旅画卷正徐徐展开,湖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强劲气场,也在长江之畔不断升腾。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