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赤旭明

海上漂第九天,阳光仍旧明亮,海风温柔,却不再是第一天那种令人心潮澎湃的热烈。
游轮的生活空间其实不大,但时间在这里被拉长,足够让人观察、思考,甚至感悟生命的节奏。

我喜欢靠在栏杆边,看另一艘游轮缓缓驶过。那船上的人影在阳光下闪烁,像一部无声的电影。有欢笑,有倦意,也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迟缓。
最让我心生触动的,并不是儿童乐园里传来的笑声,而是那些步履蹒跚的乘客。有人坐在轮椅上望海,有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向甲板的栏边;也有一些人,和我一样看似行动自如,但白发早已悄悄覆盖了青春的边界。他们的眼神很平静,像经历了太多风浪的海。没有焦虑,也没有喧哗,只是静静地享受着海风。

那一刻,我意识到:这艘游轮,何尝不是一艘“生命之船”?
每个人从登船的那一刻起,便在走向终点!不同的是,有人忙着拍照、喝酒、跳舞,有人安静地读书、眺望、发呆;有人在旅途中拼命抓住时间,有人则被时间温柔地拖着走。
生理学告诉我们,衰老是必然。肌肉在松弛,反应在迟缓,记忆在淡去,皮肤在暗下,这是身体的语言,是自然的命令。然而,精神是否也必须随之老去?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无法阻止身体的老化,但可以阻止灵魂的迟暮。”
年轻时,我们以为时间无穷,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来。我们奔跑、追逐、消耗,直到某一天,忽然发现镜中的自己已与记忆脱节。也许人到老年,并不是突然变老,而是某个瞬间,你发现世界的节奏与你不同了。
那时你才明白,时间并不是流逝,而是我们被它轻轻地带走了。
在这第九天的航程上,我看着海上那一群群老人,他们微笑,他们晒太阳,他们安静得像海鸟栖息在风里。他们不再奔跑,也不再争夺,因为他们早已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赢得什么,拥有什么,而是不要错过什么。那些未寄出的信,那些未走的路,那些未说出口的爱,都藏在时间的褶皱里,成为暮年的叹息。

我忽然想到,年轻人读到这里,也许会笑:“老去那是未来的事,现在还早。” 但时间的脚步从来不响,当你意识到它时,它早已走远。
生命的生理学,其实就是一部时间的课程。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眨眼、每一次心跳,都在提醒我们:我们都正在老去。

夕阳缓缓沉入海平线,游轮的影子在海面上拉长。我看着那一抹橙红,心中有一种奇异的平静。也许,生命的意义从不是与时间对抗,而是学会在有限的生理周期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微笑、一段文字、一份真诚。因为当我们终将老去,能与我们一同漂流的,不是青春的形体,而是我们曾经认真活过的那一段时光。
生理学揭示身体的规律,而人生的时间哲学,则在提醒我们:老去是自然的过程,虚度才是最大的衰老。
在这漂浮于蓝色时光的游轮上,我明白了:每一个当下,都是身体和灵魂共同的“登船时刻”。愿我们都能趁风未老,把每一秒都活成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