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青春正好。10月14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文化学院2025级的352名新生,将课堂搬进了充满故事的城市文化客厅——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春京西),开展了一场以“青春飞扬,感知历史街区的‘文化肌理’与‘旅游脉搏’”为主题的认识性实习调研活动,用年轻的脚步丈量、专业的视角观察,一起解读这座城市的沧桑与时尚如何在一个百年街区共鸣。
空·美术馆:在“翰墨流芳”中触摸历史的艺术脉动
实习的首站——“空·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命名和定位,给同学们带来了第一重震撼。这里正在举办的“翰墨流芳 越世吉光——吉林省首届名家书画作品展”,系统性地汇聚了从清末至近现代,包括吴大澂、李叔同、傅抱石等与吉林渊源深厚的艺术大家的120余件原作真迹,首次完整勾勒出吉林地域书画艺术的百年流变脉络。
同学们行走在现代感十足的展厅与温润的木饰之间,凝视着悬挂于此的《野亭消夏图》的雄浑篆意、《书法五言联》的禅意笔墨……历史空间的质感与大师笔下的气韵交织,让艺术的观赏升华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礼遇吉林·文旅商品体验馆:触摸“可带走的”吉林脉搏
第二站,同学们来到“礼遇吉林”文旅商品体验馆。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售卖纪念品的商店,而是一个微缩的、可触可感的吉林文化秀场,从长白山元素的创意衍生品,到独具特色的非遗手作,每一件商品背后都链接着一个深厚的文化IP。同学们兴奋地记录、访谈、体验,从中认识到:旅游商品的开发已从“有没有”升级到“美不美、潮不潮、有没有故事”。一位带队老师评价说:“‘礼遇吉林’的成功在于精准地把握了现代旅游的‘脉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象的消费体验,这正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向北书店:都市喧嚣中的精神家园
本次行程的终点落在了“向北书店”,这间以记录吉林文化史的重要著作《先生向北》为名的书店,凭借温暖的灯光、精选的书籍和复合式的文化空间,成为同学们讨论与休憩的据点。
同学们在此感受到的,远不止书香。“来到长春后,我发现这里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整座城市洋溢着青春与活力。这次活动中,我既感受到了新潮的城市气息,也触摸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向北书店,让我仿佛触到了长春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与精神底色。”该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张同学说。
青春与历史双向奔赴
书写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春京西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文化学院将新生的认识性实习选址于此,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跳出课本,在最前沿的实践场域中,直观感受何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长春的旅游业具有鲜明特色,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长春的旅游资源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还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温度。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我希望能多走访长春的景点和景区,深入了解本地的人文地理与美食文化。同时,我也期待积累更多的实习经验,在长春这片土地上不断锻炼与成长。”来自河北的张雅然同学说。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校长助理、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孙国霞介绍,该学院组织了300余名大一新生在春京西开展本次认识性实习,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旅游的十二要素、文旅产业四大支柱及八大业态。后续,该学院还将带领同学们前往长春市城乡规划展览馆、长春世界雕塑园、肆季南河等景区展馆以及相关星级饭店。“在游览过程中,学生们会以游客视角深入理解旅游要素,感受长春的历史、生态与文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长春文旅宣传的代言人。”孙国霞说,未来,该学院将围绕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文旅数字媒体相关技能,运用先进手段宣传长春文旅。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关丽君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