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飞天的千年梦想
到神舟探月的星河征途
从黄土高原的算力脉动
到甘南草原的秘境之路
从戈壁深处无声的通信期盼
到无缝连接的信号覆盖
10年跋涉1655公里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
这是一条用责任、汗水与科技编织的
数字丝绸之路
云端草原上的智慧牧歌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九色香巴拉——甘南
曾经雪山与草原隔绝了信号
也困住了游客探索秘境的脚步
江迭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百里走廊”
全长约100公里
其中75公里属于信号覆盖盲区
这里平均海拔在3000-3900米之间
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者们面临着严峻挑战
四月的高原积雪未化、山坡陡峭
设备搬运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式
——人背马驮
中国移动网络建设者们历时210天
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18公里光缆布放
5个高海拔基站建设
最终实现了江迭公路全线信号覆盖
如今的江迭公路已真正成为“网红打卡线”
游客们可以随时分享扎尕那石城的晨曦
车巴沟垭口的经幡
藏寨民宿线上订单激增
电商驿站将虫草、牦牛肉直供全国
农牧民发起的“云端那达慕”短视频大赛
更让千年非遗“巴郎鼓舞”
在短视频平台焕发新生
而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的云端牧场
牦牛耳上的特殊“耳环”
通过中国移动物联网和北斗定位
将每头牦牛的体温波动、行动轨迹
实时传输到牧民手机上
智慧养殖系统
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溯源链条
助力地理标志产品“美仁牦牛肉”
利润显著提升
草原牧区正式迈入
“卫星放牧、数据育肥”的数字新时代
黄土高原上的算力“新引擎”
这里曾是陇东粮仓
但今天在黄土高原的深处
一股强大的新力量正在轰鸣
走在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
一栋栋数据中心拔地而起
中国移动作为主要参与者
在这里开创了多个“第一”
仅用52天就完成了传统的通信机楼改造
建成庆阳节点第一个智算中心
实现“竣工即装机、竣工即客户100%入驻”
开创性采用“钢结构+微模方”建造模式
建成庆阳产业园区第一个万卡集群
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形成算力
中国移动承载的4.7万PFLOPS澎湃算力
如同为这片土地
安装了一颗强大的数字心脏
中国移动目前在建的B01机楼
是“东数西算”庆阳节点
规模最大、楼层最高、承重最大的
单体智算中心
即将在今年的12月份开始投产
届时中国移动在庆阳的算力规模
将达到7万PFLOPS以上
依托甘肃丰富的绿电资源
“瓦特”与“比特”的完美结合
使得庆阳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
算力增长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中国移动还通过400G全光骨干网
构建起从庆阳辐射全国的超低时延圈
工信部数据显示
庆阳到其他七大枢纽节点传输性能全国最优
全面夯实了承接全国算力需求的能力基础
戈壁荒漠中的“数字绿洲”
马鬃山的千年风沙
雕刻出戈壁的苍凉
也曾隔绝了现代信息
356公里长的马桥公路
是牧民进出戈壁唯一的“生命线”
这里一度是令人绝望的信息孤岛
2015年,中国移动的建设者们
向这片“死亡风区”吹响冲锋号
马鬃山镇气候恶劣
全年8级以上大风超过80天
沙尘暴年均23次
单日最大温差达30℃
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薄弱
信号覆盖难度极大
得益于电信普遍服务
十年间
中国移动在这里累计投资了4000多万元
建设4G、5G基站180个
铺设通信光缆超1000公里
已完成了京新高速、马桥高速、G331高速
全线网络覆盖
并对区域内的主要乡村道路
及矿区运输专线道路
实现了网络覆盖
极大地改善了马鬃山镇
本地居民、边境部队、工矿企业的
信息通信服务体验
常年奔波在马桥公路上的司机感慨道
“以前这条路是没有网络信号的,
我们最害怕的就是
路上车辆抛锚和冬天下雪,
每在这里跑一次,家里人也跟着担心,
现在好了,这条路有了信号,
完全可以放心地跑,
随时可以对外联系。”
作为重要的国防公路
马桥线的网络覆盖
不仅便利了附近村民和过往司乘人员
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行驶在马桥沿线
实时导航、分享旅途见闻、连接亲友
已是司空见惯
这或许正是“电信普遍服务”
和“宽带边疆”建设的意义所在
从草原牧歌到算力轰鸣
从戈壁星火到数据奔流
十年间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累计投资超300亿元
新建和升级改造基站超10万个
全省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100%
5G覆盖率达90%
5G网络信号
如同数字丝绸之路的“新丝线”
跨越1655公里的壮阔山河
中国移动用人民邮电为人民的不渝初心
重塑着陇原大地的发展基因
点亮了无数平凡人生的梦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