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民公园
王 童
成都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原名叫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公园有金水溪、金鱼岛、盆景园等景点……少城公园之由来,与旧成都的城池命名直接相关,成都城基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这划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时便有了。
成都市人民公园(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震惊中外,事件间接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公园里的纪念碑,苍劲有力地写着“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我是在秋夏不同的时节来过这里,却没有太大的季节差异感受。公园中的榆树、银杏、罗汉松、紫葳、金弹子、贴梗海棠等古树下,人们穿梭寻觅着自己的去处。月桥流水,葳蕤掩映,坐在树下的椅上,人多少有些恬淡和闲适。过径而去,金水溪旁有一餐楼,名为钟水饺,实际上融各种小吃为一炉,包括担担面、夫妻肺片、棒棒鸡、麻婆豆腐、糯米糕、兔头等。成都人逛公园啖小吃,感觉不是在用餐,而是在解馋。小斟小饮,吮滋润味,乐在其中。钟水饺楼旁边的鹤鸣茶社有了百多年的历史,寻座品茗饮茶的人络绎不绝。
成都市人民公园鹤鸣茶社(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坐在黄昏临近的湖边,斟茶的小妹,边介绍茶的品味,边讲着茶经及各色茶对脾胃心脑的功效,说话间茶壶中甘露饮完,拎起旁边的暖壶重新续进,如此循环下来,时间同落日的余晖也洒进了茶桌间。此刻,一身段洒脱的红衣女郎,竟表演起了斟茶技艺,只见她挥起长嘴茶壶,水沸波翻,令人眼花缭乱地将茶泻进客人的茶碗,然后一个鹞子翻身立定,拱手敬谢,让人惊叹。
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社,人们在喝茶聊天休闲(2021年6月30日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图源:新华网)
人民公园的西北方,有一征婚角,扯开悬挂的绳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征婚启事。从征婚角不知不觉走到了公园的东门处,忽在一阵喧嚣的舞乐声中,看到在巨大的假山后面,有众人在音箱的伴奏下,旋转着跳“广场舞”。广场侧,川军抗战出征将士与母告别的雕塑就立在旁。再拐过去,一面“死”字旗映入了眼帘。旗帜中央为斗大的“死”字,两侧附有楷书小字,右书:“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川军抗战雕塑《难舍难分》(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这记录了1937年国难当头那悲壮的一幕:当时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组建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征前,他年迈的父亲无法亲自到县城为儿子送行,于是托人交给他一面写有“死”字的旗帜,激励儿子为国捐躯,奋起杀敌。王建堂出征后,在前线英勇作战,每一次负伤挂彩他都是用“死”字旗擦拭、包裹伤口,然后把沾满鲜血的旗帜收好。大敌当前,川人这种沉着、毫不畏惧的性格,是任何侵略者都难以征服的。“死”字旗原件早已遗失,公园里这面复制的旗帜依然是最好的见证。
四川省北川县王者成送给即将出征的儿子的死字旗(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四川军民抗战纪实陈列室,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从假山后面拐出东门,回首仰见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阳光下闪烁夺目。这个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纪念碑上,士兵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着绑腿,穿着草鞋,手握步枪,跨步向前,仿佛准备跃壕冲锋的样子。士兵形象的原型是曾出川抗战的川军班长张朗轩。纪念碑是为抗日战争中阵亡的川军修建。抗战中,川军虽装备简陋,但英勇无畏,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们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 作(2023年9月2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人民公园一路行来,所见所闻,都感到人民的符号已融入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水中,这里是人民的乐园,人民的欢聚,并渗透着人民铭记的历史,它的的确确是人民的公园。
成都市人民公园第57届菊花展(2019年11月3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来源:《四川日报》2025年10月4日第4版
作者:王 童
配图:方志四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