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十余年,难忘九子溪,惦念江天沟,往事如溪水般淙淙浮现。
从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驱车向东北方向行驶,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过万山厂后,下坡到山脚,在那片相对平坦的山坳间,坐落于茅坪场镇张家坪和汤家湾之间的几条山沟内,有几座1970年代初的建筑物散落于此。
江天沟旧址
当年初创时,江天厂停建,已是人去楼空,满目疮痍,杂草荆棘丛生,野猪、野兔、山鸡、狐狸经常出没。“所谓的宿舍楼、车间只能说有几栋外壳而已”。那些石打垒的厂房上依稀可见“工业学大庆”“备战、备荒、为人民”字样,这便是江天沟最初的模样。这里就是设计所的前身——O六六工程指挥部一室所在地。
今天,天空晴朗,从万山厂启程,翻过家属区的矮坡,沿斜坡拐弯下山,走过几口清幽幽的池塘,便见几户人家静卧山间。竹影婆娑处,那条熟悉的小径,青苔是否更深了些?踩着碎石穿过稻田,越过通往大堰原始森林的公路,便能听见九子溪的潺潺声了。
九子溪
这源自茅坪场的溪流,在峡谷间奔涌而出。说是路,实则无路——只能在嶙峋怪石间跳跃,拽着老藤小心挪步。初夏的野蔷薇开得正盛,林木深处传来画眉的清啼,溪水冲刷着青石板,泛起粼粼银光。这般野趣,是要用汗水换的。
九子溪旁的江天沟,我曾经多次去过,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与总体十分有缘,不仅妻子是总体子女,而且儿子自幼也常在姥姥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十年间“去总体”三个字,就像刻在自己的身体里一样。所以走在这条路上,我的心情格外不同。
九子溪渡槽
故而行至险峻处,就会想起当年066的前辈。他们走的何尝不是另一条“无路之路”?总体创业时,只得借用撤编的气体站,人员不足,便从各厂抽调精兵强将支援,集智攻关。
杀手锏武器就是从这僻陋江天沟起飞的,地面车辆在万山厂房里测绘、发动机携手试验点火成功……不久,战斗部、机动发射车和控制系统等日臻完善,先后获得成功。如今溪畔石缝里倔强生长的黄荆条,多像他们当年的模样——在石缝里扎根,也要开出花来。
原来,江天化工厂撤编后,制气设备无偿支援了远安县化肥厂。这种奉献精神,如同九子溪水,滋养着这片土地。
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与老友说起年少趣事:“上山钻洞,爬树采野果,夜晚捉青蛙。”那时少不更事,不懂生态保护,只知青蛙可解馋。如今青蛙在溪边自在鸣唱,我们相视而笑——有些错误,终究成了岁月的注脚。
江天沟旧址
回程时夕阳铺满山。回望幽深峡谷,忽觉这蜿蜒溪流恰似三线建设者的生命轨迹:从荒芜处开辟通途,在坎坷中奔流不息。那些在无路处踏出道路的前辈,虽多已作古,却让后来者懂得了——最险的峡谷,往往藏着最壮美的风景。
溪水终将汇入江河,而创业精神已沉淀在这山石之间,随九子溪水永远流淌。此时此刻,正是溪流淙淙,不绝于耳。
作者 | 南山初樰,读书、远足、抒写,聆听自然禅音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