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是宁夏的地级市,人口并不多,只有70多万人,经济也不发达,2024年全市GDP还不到600亿元。但是,石嘴山曾经也辉煌过,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依托丰富煤矿资源,短短几年内修建了包括石嘴山钢铁厂、石嘴山电厂和煤机一厂、二厂、三厂等多个三线厂,成为甘肃省的工业明星城市。
石嘴山是宁夏三线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当时建设的三线厂种类齐全,数量也遥遥领先,尤其是煤机一厂、二厂、三厂,形成了完整的煤矿产业链。今天就重点介绍煤机三厂,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地处石嘴山市城区西南侧城郊位置,紧邻西北骏马电机厂,距离石嘴山火车站不远,只有10公里左右的车程。
1965年煤炭部决定在西北地区建立煤矿机械厂群,按照三线厂“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厂址选在了石嘴山,煤机厂共有三个分厂,其中煤机三厂全称西北煤矿机械三厂,始建于1966年,1970年投产,由辽宁省抚顺煤矿电机厂抽调300名技术骨干援建,主要生产煤矿用的防爆电机。
比起三线厂中的军工厂,煤机三厂的影响力要小得多,但毕竟是煤炭工业部直属的三线厂,该有的都有,辉煌的时候,厂区有几千职工,规模也大,学校、俱乐部、宿舍、菜市场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尤其是宿舍区,以青砖小平房为主,面积不是很大,住房、院落样样齐全,整齐地矗立在贺兰山下,蔚为壮观。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煤机三厂最繁华,厂区有几千职工在工作生活,热闹非凡,但好景不长,进入本世纪初,煤机三厂就面临改制,同时老生活区也被废弃,时至今日,已经荒废近20年,不过还好,生活区保存完好,门窗还在,屋顶没垮塌,枣树还在年年开花结果,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讲述昨天的辉煌。
煤机三厂改制了,成了股份公司,摆脱三线厂的身份似乎发展更好,部分老职工去了新厂,剩下的远走他乡谋求生活,总之老厂区空无一人,尽管门窗还在,枣树还在年年开花结果,但小平房人去楼空,没有职工居住,穿梭在老厂区的巷道里,阵阵秋风吹来,让人不寒而栗。
石嘴山很有意思,因煤炭而兴,又因煤炭走向没落。三线建设由于境内煤炭资源丰富,被确定为三线建设重点城市,但似乎没有抓住机遇,辉煌时期没有想到转型,如今资源枯竭,受到很大的影响。就拿煤机三厂来说,尽管是改制成功,但老厂区再好的房屋都没有职工居住,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你说是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