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累10月12日电 记者手记|“新航站楼是马中两国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绝佳展示”
新华社记者伍岳 陈冬书
从空中俯瞰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飘带造型的外观装点着波浪形外饰,白沙般的色彩在骄阳碧海映衬下显出风逐浪花般的动感,同周围风景融为一体。不远处,中马友谊大桥呈流线型延伸开来,与新航站楼共同勾勒出马尔代夫首都一道夺目的风景线。
这座新航站楼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今年7月正式启用。7月26日,作为马尔代夫独立60周年纪念日活动的一部分,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为新航站楼揭幕。
这座新航站楼是马尔代夫民众多年的期盼。马尔代夫机场有限公司新航站楼项目负责人易卜拉欣·阿里·哈比卜说,作为一个海岛国家,马尔代夫人把机场看得尤为重要。“有了机场,马尔代夫才能与世界联通,才能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机场是这个国家独立与自由精神的象征。”
他说,维拉纳国际机场旧航站楼启用于1981年,无论接待能力还是设备都已较落后。马尔代夫人一直期盼拥有一座新的现代化航站楼,如今,中国企业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
中国港湾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经理李幸福回忆说,以前每次在马累打车,司机看到他穿着机场项目工作服,都会问一句:“新楼修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很快就能用了?”新航站楼启用后,他在打车时会主动问司机:“你去看新航站楼了吗?觉得怎么样?”许多司机都会笑着回答:“看过了,很漂亮,我们都为它骄傲!”
新航站楼极大提升了马尔代夫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据介绍,新航站楼启用后,维拉纳国际机场年接待旅客能力从200万人次提升至超过700万人次。更高效、更智能的行李传送系统,以及人性化的安检系统、“一站式”国际航班与水上飞机值机接驳服务,无不为旅客提供着便利。
哈比卜说,2024年马尔代夫接待国际旅客近200万人次,旧航站楼几近饱和。今年,马尔代夫接待的国际旅客数预计将增长10%左右。得益于新航站楼启用补齐了“短板”,马尔代夫的旅游业乃至经济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新楼启用后,不少旅客提到,漂亮又现代的航站楼让他们对马尔代夫的第一印象增色不少。还有往来多次的旅客表示,‘这才是真正配得上马尔代夫的航站楼’。”哈比卜说,“新航站楼将有助于马尔代夫打造和升级整体旅游品牌,我对此充满信心。”
新航站楼工程总包方沙特本拉丹集团项目副总监瓦西勒·汉纳说,这是他第一次与中国企业合作,“专业、高效、值得信赖”是他对中方团队的最深印象。“中方团队既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有充满创造力的年轻工程师,这种组合让他们在复杂项目中始终保持活力。”
在中方团队的技术加持下,一系列先进科技在维拉纳国际机场得到运用。海侧大面积的低辐射玻璃幕墙在兼顾采光性能基础上阻挡部分红外辐射进入室内,显著减少建筑能耗;射流风口的流体力学优化设计可在海边高温高湿环境下保证空调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确保旅客舒适度;先进目视停靠导引系统取代人工引导,实现机位引导智能化……李幸福说,中方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国标材料既符合安全标准,还能降低成本,将“中国标准、中国智慧、中国效率”推向了世界。
哈比卜说,新航站楼的设计既有先进科技的便利,又有对马尔代夫文化传统的尊重。“来自中国的先进科技与马尔代夫传统雕刻等元素相互融合,新航站楼是马中两国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绝佳展示。”
穆伊兹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新航站楼和中方团队的高度赞誉。在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日前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穆伊兹再次提及中国为马尔代夫国家建设提供的帮助。他说,马中两国深厚的情谊不仅由钢筋混凝土铸就,更由两国人民之间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的纽带紧紧维系。(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