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遇上7.4级地震是什么体验?
10月10日上午9点43分,菲律宾群岛突发7.4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震中距达沃约162公里。正在当地旅游的中国游客亲历商场紧急清场、信号中断、余震频发——这不只是新闻,而是真实发生在同胞身上的惊魂时刻。
几十秒天旋地转,商场瞬间变“逃难现场”
来自河南的小园这几天和朋友在达沃旅游。她回忆,10月10日约9点40分,刚到商场门口,出租车刚停稳,正准备付钱时,车身突然剧烈摇晃。“几十秒内天旋地转,像坐船一样根本站不住。”她和同伴迅速下车,眼前已是混乱一片:商场里的人群哭喊着往外冲,有人跌倒、有人边跑边回头张望,场面一度失控。
四川游客大春则经历了两次强震。上午9点45分左右,她在酒店门口感受到明显晃动,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到空地。当晚她去商场吃饭时,又遭遇一次余震,“震感比白天弱,但商场立刻清场,连饭都没吃完。”清场后不久,附近就设立了临时应急医疗点,有工作人员穿着反光背心引导人群。
达沃本地华人林女士描述了更持续的混乱:超市货架倒塌、商品散落一地,家中持续停电,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一名当地民宿经营者也透露,部分老旧平房墙体出现明显裂痕,不少居民自发前往公园、广场等空旷地带避险,有人甚至搭起了临时帐篷。
7.4级浅源地震,余震已超12次
根据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PHIVOLCS)通报,此次地震震级为7.4级,震源深度50公里,属于典型的浅源地震,能量释放集中,破坏力强。震中300公里范围内覆盖达沃等4座大中城市,其中达沃是距离最近的主要城市,人口超170万。
截至10月11日中午,菲律宾官方已记录到至少12次3.0级以上的余震,最大一次达5.6级。菲律宾国家减灾委(NDRRMC)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达沃市部分区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学校停课、商场暂停营业。
有个在菲律宾从事旅游行业的华人朋友透露,当地商场普遍缺乏中文应急广播,疏散指令多为他加禄语或英语,外国游客在慌乱中极易陷入信息盲区。相比之下,国内多数大型商场每季度都会组织应急演练,疏散标识清晰、多语种提示齐全,对游客更友好。
你以为只是逛个商场,风险却悄然而至
中国领事服务网数据显示,2024年菲律宾位列中国公民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15。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菲律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年均发生上千次有感地震,台风、火山活动也频繁。而此次震中所在的棉兰老岛东部,并非传统高风险旅游区(如长滩、宿务),说明自然灾害的风险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
这事儿就像在家突然停电——你还能摸黑找到蜡烛、知道电闸在哪;但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信号失联、地图打不开,连“往哪跑”都成了难题。更关键的是,不少自由行游客并未在“外交部12308”小程序登记出行信息,一旦遇险,使领馆难以第一时间定位和援助。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驻外使领馆协助处理的涉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求助案件中,近三成当事人未提前报备行程。很多人出发前只查了机票和酒店,却没想过要查当地地质风险、下载离线地图,或购买覆盖自然灾害的旅行保险。
如果你计划去地震带国家旅行,会提前做哪些准备?是下载离线地图、买专项保险,还是干脆避开高风险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