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气褪去,秋日渐凉
又到了适合带娃City Walk的季节
在长沙的大街小巷里
散布着充满惊喜的宝藏街道
就在贺龙体育馆旁边
有一条这样的小巷子
它藏在城市中心,全长不过300米
一墙一瓦却浸润着岁月的故事
如今更是从老旧的“躯壳”中重生
既保留了老长沙的烟火气
又新增了年轻人爱的时髦调调
吸引着热爱探索的亲子家庭
随着湘超比赛的火热开启
带娃看完球赛后可以到这里
遇见焕然一新的爱民巷
目的地选择:避免人潮

站在爱民巷口,往南走三分钟就是车水马龙的芙蓉中路——谁能想到,这片紧挨着城市主轴的方寸之地,藏着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工业记忆?

“30 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哦!” 住在附近老居民楼的张娭毑摇着蒲扇跟我们唠嗑,“那时候纺织机械厂的大门天天敞开,工人师傅们骑着二八自行车进进出出,厂里的机器声‘哐当哐当’能传到林子冲路。”
她指着巷子深处裸露的红色砖墙,“你看这些墙,都是当年厂房的承重墙,上面还能找到挂机器的铁钩子呢。”

1950 年代建成的长沙市纺织机械厂,曾是湖南纺织工业的骄傲。作为长沙唯一的纺织机械生产厂家,这里产出的梳棉机、织布机曾供应大半个南方省份。 在附近开杂货铺的李老板回忆道:“九十年代末厂子不行了,大门一锁就是十几年,野草长到半人高。”

转机出现在 2022 年。政府鼓励老厂房有机更新,这片沉寂的厂区重新活了过来。“改造时特意保留了轨道和升降机,你看此刻咖啡门口那根锈迹斑斑的钢梁,当年是吊棉花包用的。” 张娭毑笑着说。
巷道两边墙体经岁月包浆,斑驳,色杂,大多在白和灰之间游离,现在被改造之后,海报画与绿植成为了点睛之笔的装饰,别有一番美学感。

如今走在巷子里,还能撞见奇妙的时空叠印:老人们搬着竹椅在居民楼的墙角晒太阳,身后玻璃橱窗里的年轻人正对着笔记本敲代码;墙上斑驳的 “安全生产” 标语旁,新画的涂鸦猫咪正歪头看你;居民楼飘出辣椒炒肉的香气,和面包店的黄油香在半空撞了个满怀。

行前准备:细致入微
爱民巷分为东院和西院,面对面的两个厂区里聚集了仙峰旅谷、此刻咖啡·边缘BAR、远近Far&Near、六月庭院餐厅、欧凯艺术等各具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每一家都带着独特的气质,无论是想带娃逛街买衣服、吃甜品、绘画看书,都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去。

刚走到巷口,就被仙峰旅谷勾人的麦香拽了过去。仙峰是长沙初代网红面包店,搬进爱民巷后直接升级成了 “烘焙剧场”。

“他们家开在迎宾路的时候我就是忠实粉丝,每次去买面包要经过一个旅馆狭小的走道。”特意带孩子来这里打卡的陈女士笑着说,“现在开的这家新店又大又漂亮,孩子还能坐在桌子上看看店里的藏书,我带他来吃吃妈妈喜欢了很多年的面包。”

全透明的操作间里,师傅们揉面的动作灵活得像在跳街舞,面包出炉时的香气顺着巷子飘散开。休息区的木质桌椅散发着慵懒的气息,窗外,是冷色调的老旧居民楼,窗内,是温馨的亲子悦读时光。


与仙峰旅谷隔街相对的此刻咖啡,算是爱民巷的“头版头条”。在这里,浓郁的咖啡香与隔壁飘散过来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走进店内,会被它对空间的巧妙运用打动 —— 原本的厂房结构被完整保留,裸露的升降机、滑轨等工业元素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过往的故事。一楼中央的长条形吧台是点睛之笔,坐在吧台前,能近距离感受咖啡香气与制作手艺的双重魅力。

微光书店藏在爱民巷街口的小院里,闹中取静,清新雅致的氛围里透着质朴质感,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家绘本馆。馆内收藏了许多经典绘本,是专为亲子家庭打造的“绘客厅”,也像一间能治愈心情的“能量小屋”。

图片来源/微光书店
在闹市中很难静下心读完一本书,但在这里,一本绘本10-15 分钟就能看完,能在极短时间里完成知识输入。点上一杯茶,以书会友,聊聊天,再挑本喜欢的绘本带走,惬意又自在。

欧凯艺术以橘色为主色调,在这里可以带孩子尝试DIY流体画、水拓印画、油画,也能参与素描、彩铅、水彩画的教学和体验。

活泼的色彩与艺术创作的自由氛围,特别适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防范未然:保障旅途

从爱民巷出来往西走 5 分钟,就到了贺龙体育馆。刚看完湘超的娃们,正好可以在广场上疯跑放电,看老爷爷们打陀螺,听广场舞的欢快旋律。要是赶上周末,说不定还能碰到公益画展,带娃感受艺术氛围。

往南穿过芙蓉中路,就是长沙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周五中午去清真寺旁的美食街,能尝到新疆烤包子、兰州拉面,老板们操着各地方言吆喝,孩子们好奇地盯着馕坑里的火苗,眼睛亮晶晶的。

夕阳西下时,爱民巷的路灯亮了起来。老人们收起竹椅回家做饭,年轻人抱着咖啡杯在门口闲聊。这里没有网红打卡地的喧嚣,只有恰到好处的松弛——就像那位常来的宝妈说的:“带娃来这儿,不用赶时间,不用逼他学东西,就慢慢逛,挺好。”
采写、摄影 | 赵周舟
编辑丨阿菁
二审 | 陈寒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