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云州区迎来了一年中色彩最为斑斓的时节。忘忧大道、黄花小镇、黄花研学基地,在秋日的晕染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秋的足迹。

走进云州区,长达14公里的忘忧大道宛如一条绚丽的丝带,串联起路家庄、唐家堡等5个村庄。不同于盛夏,道路两侧万亩黄花虽已过盛花期,但仍有零星花朵在秋风中摇曳,与周边泛黄草木交织成色彩丰富的田园画卷。橙红色的道路标识在秋日暖阳下格外醒目,与金色残花、泛黄树叶交相辉映。漫步其间,沿途的景观不断变换,每一处都值得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沿着忘忧大道前行,便能抵达黄花小镇。小镇被万亩黄花田环绕,此时的黄花田虽没有夏日那般金黄灿烂,但秋收后的景象别有一番韵味。

来自北京的张先生正带着家人挑选黄花文创产品,“这里的黄花文创很有特色,刚才给孩子买了个黄花造型的钥匙扣,我自己也选了个黄花枕,回去既能用还能当纪念品,特别有意义。”他笑着说。


小镇的户外休闲区摆放着桌椅,游人们可以坐下来,品尝一杯用黄花泡制的香茗,感受秋日的慵懒与惬意。远处,大同火山群在秋日的天空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为小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自然背景。

在黄花研学基地,秋日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13日,大同日报社的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难忘的黄花研学之旅。在黄花博物馆,200余种萱草科普展示,让学生们大开眼界。诗词文化林里,“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合欢免忿,萱草忘忧”等诗词,让学生们感受到黄花作为“母亲花”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孩子们穿梭于发现实验馆、AI科技馆、党建馆、水动能馆……“这次研学活动太有趣了,学到了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带队老师也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业产业,对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家乡的热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面积1.2万平方米,集自然探索、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黄花研学基地,是一个前店后厂的观光工厂,前店包括黄花博物馆,有展示售卖空间,并配套研学教室,后面有生产车间。场馆外围还有忘忧草疗愈花园、母亲花主题公园、趣野森林、青青牧场等,是一处寓教于乐的休闲好去处。


“耳边是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虫鸣,在这样的环境里,城市的喧嚣被抛诸脑后,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露营爱好者赵先生和朋友围坐在趣野森林里,“看着森林里的树木渐渐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红的、黄的、橙的树叶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
云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黄花产业,不断丰富旅游和研学内容,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更多特色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助力乡村振兴,让这片土地在黄花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记者:辛雅君 摄影:于 宏
责编:周建新 校对:菅雨婷
审核:邓 琳 监制:杨 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