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端视角”瞰见不一样的神木。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飞阅神木》的镜头,前往神木西北端的“塞上江南”,解锁一片“沙水共生”的生态秘境!这里藏着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铺展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尔林兔大草原,在时光的长河里,蒙汉儿女共蘸风沙与湖水,用蓝天与鸥鸟绘就了岁月的诗篇。
飞越毛乌素沙地南缘,我们与神木的“生态瑰宝”撞个满怀。蒙语里译为“水草丰美的地方”的尔林兔正静卧在这片土地上。红碱淖是它捧在胸前的“蓝宝石”,年接待50万人次的欢笑是它扬起的彩带,蒙汉文化交融的风情是它骨子里的底色。让我们一起化作飞鸟,去读懂这座“湖草共生,鸥鸟翔集”的塞上江南。
当镜头掠过541平方公里的土地,最惊艳的莫过于大自然的泼墨挥毫。37.5 平方公里的红碱淖,不仅滋养着190余种国家珍稀水鸟,更成了全球珍稀濒危物种遗鸥的“育儿房”,正上演着生命的盛宴,那掠过水面的遗鸥,翅膀尖几乎要触到粼粼波光。从守护一湖清水到守护万千生灵,尔林兔让“沙漠之湖”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舞台。
作为全球遗鸥最重要的繁殖地,每一巢的孵化成功,都是这一濒危物种向存续迈出的坚定一步,每年春天,陆续北归的遗鸥会在这里筑巢、孵化,为这里增添盎然生机,曾经的黄沙漫卷到现在的鸥鸟翔集的生态重塑在这里实现。
紧邻红碱淖的尔林兔大草原,是毛乌素沙地南缘另一道标志性的生态奇观。从高空俯瞰,万亩草原如被风熨平的绿绒毯,沿着沙丘的曲线铺向天际,草尖的露珠折射着日光。近年来,尔林兔镇立足草原面积广阔、耕牧历史悠久、区位交通便利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让“村景”变成“风景”,“风景”转化为“钱景”,开启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还记得那场万人合唱的草原音乐盛典吗?对,没错,就是这里,当熟悉的音符在辽阔的旷野上响起,当来自四面八方的乐迷汇聚到这里,万千声音在草原上纵情合唱,文旅融合让草原的底色更加艳丽。
尔林兔大草原不仅推出辐射周边的草原音乐节,以多元音乐现场点燃旷野激情;露营项目更凭借独特的草原野趣迅速出圈,让游客在星空下与自然相拥,成为集田园花海休闲观光、高端研学团建、草原主题露营、民俗美食体验、音乐文化派对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田园旅游综合体。
俯瞰这片“榆神后花园”,路网如银链,串起了诗与远方。307 国道向西牵起内蒙古的风,环湖公路把12个村落连成一串珍珠。走进前尔林兔村,曾经的“脏乱差”早已被整洁的村道、成荫的绿树取代。庭院里,老人利用庭院种植黄瓜等应季蔬菜,让农村真正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院院有风光”。
路的这边是民居,路的这边是产业,这条长长的通村路,不仅连起了村落,更连起了好日子。目前,全镇累计改造农房300 余户。今年,全域和美乡村示范镇建成后,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将是“一步一景”的画。
现代农业园区里,“南果北种”的奇迹正不断上演。温室大棚里的火龙果挂着晨露,荔枝树的新叶在智能温控系统的呵护下舒展。
您敢信吗?在毛乌素沙地边缘,能亲手摘下热带水果!这里的智能温室通过精准控温、调湿、配肥,让南方果木在北方扎根结果。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尔林兔人“向沙要宝”的智慧。
以现代化智能温室为载体,综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合理运用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节水灌溉技术,香蕉、柠檬、柚子、番石榴......近20种南方果树,以及20多种景观树种、40多种花种在这里安家落户。“尔林兔马铃薯”的沙甜、“红碱淖炖鱼”的鲜醇,也早已成了食客舌尖上的“必点清单”。
从“水草丰美”的游牧秘境,到“文旅融合”的生态小镇;从遗鸥翔集的自然课堂,到蒙汉共情的幸福家园,尔林兔把生态优势酿成了发展的美酒,让草原湖泊成了能生金长银的“绿色银行”。
这座神木最西端的小镇,正像红碱淖的水,不急不躁,却在日复一日地流淌中,奔向更辽阔的未来。下一程,让我们继续飞阅神木,打捞更多藏在时光里的惊喜。
往/期/回/顾
编 辑:石 娜
责 编:贺小霞
监 制:王彩云
总监制:王 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