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在9月底要给我们团队免签游,另一方面首尔明洞地区爆发反华集会,还有人出言侮辱中国人,这种矛盾现象让许多中国游客感到困惑:韩国到底想不想我们去旅游?根据韩国观光公社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赴韩游客仅恢复至疫情前的38%,而同期韩国赴华游客却增长了67%。这种不对称的旅游往来,让韩国旅游业界倍感压力。
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日仗义执言,直接批判这些集会者:"这不是言论自由,就是闹事!"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强调,任何侮辱外国游客的行为都将损害国家形象和经济利益。据青瓦台发言人透露,总统已下令文化体育观光部与警方加强合作,维护旅游区秩序。但令人不解的是,韩国警察至今未对集会组织者采取强制措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劝离。这种执法力度与中国游客的期待存在明显差距。
李在明上台后,很多中国人原本期待中韩关系能有所改善。毕竟相比于尹锡悦时期的极端亲美路线,李在明作为文在寅的心腹爱将,被认为是对华友好派。虽然前不久李在明当选后先访问了日本和美国,缺席了中国的"93大阅兵",但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其苦衷。韩国国内反对派力量仍然强大,特别是前总统尹锡悦的案件尚未处理完毕,李在明需要平衡各方势力。韩国高丽大学政治系教授金钟仁认为:"李在明在外交上采取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需要在中美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值得肯定的是,韩国还是派出了国会议长这样的"二号人物"参加阅兵。同时,韩国政府宣布从9月30日起对中国团队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三人及以上团体即可免签入境。这项政策虽然来得有些晚——毕竟疫情前中国曾是韩国最大游客来源国,2019年有超过600万中国游客访韩——但仍被视为积极信号。不过,首尔明洞近期发生的反华集会却给这项利好政策蒙上阴影。
视频显示,在首尔明洞商业区,约百名示威者举着侮辱性标语,高喊反华口号。这些行为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强烈反感。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大量韩国游客正在中国旅游。在上海外滩、成都宽窄巷子等热门景点,韩语不绝于耳。一位来自首尔的游客朴女士表示:"中国的发展令人惊叹,这里的美食、购物体验都超乎预期。"这种对比凸显出两国民间交流的不平衡。
李在明对此现象提出严厉批评:"如果我到国外旅游,有人高喊'丑陋的韩国人',我还会再去那个地方吗?"他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置示威者,维护中韩友好关系。根据韩国法律,公然侮辱外国人或煽动民族仇恨可处以2年以下监禁或500万韩元罚款。但截至目前,警方仅以违反集会申报程序为由对部分参与者处以罚款,未追究侮辱罪责。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反华集会背后可能有复杂因素。一方面,韩国社会确实存在部分对华不友好势力;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外部势力煽动的可能。韩国世宗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郑载浩指出:"这些集会规模虽小,但经社交媒体放大后,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政府应该采取更坚决的措施。"
对李在明而言,他需要吸取前总统尹锡悦的教训。尹锡悦执政时期一味亲美日,导致中韩关系跌入低谷,韩国经济特别是旅游业遭受重创。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对华贸易出现31年来首次逆差,许多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陷入困境。李在明应当认识到,保持中韩友好关系符合韩国根本利益。
当前,韩国政府正处于关键抉择时刻。一方面要维护与盟友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重振中韩经贸合作。这确实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但无论如何,容忍甚至纵容反华言行都是不明智的。中国游客的选择很多,东南亚各国都在积极争取中国游客。如果韩国不能提供友好的旅游环境,再好的免签政策也难以见效。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相互尊重是国际交往的基础。我们期待韩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国公民的尊严和安全,共同维护中韩友好合作的大局。"希望韩国方面能够听其言、观其行,用实际行动证明欢迎中国游客的诚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