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0日电(高楠) 9月9日,探寻中华文明地理密码与文旅融合新路径——“西部漫行-昆仑记忆”论道昆仑文化沙龙在新疆和田市举行。
论道昆仑文化沙龙现场。高楠 摄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以《昆仑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应用》为题,回顾和田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历史与技艺三重交融,对比哈尔滨、西安等地的文旅建设经验,提出应以“动态活化”“IP引领”和“综合体验”转向构建和田文旅新思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从昆仑历史文化维度切题,横向剖析“昆仑山”与“昆仑神话”,解构昆仑地理密码。
“莫道昆仑险,自有后来人!”中巴经济走廊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赵北明转述了“昆仑卫士” “将军摄影家”袁国祥对大会的贺词,并以《昆仑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及红色旅游》为题,为现场观众呈现了宝贵的昆仑相关历史影像记录,阐释先遣连精神和喀喇昆仑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星汉,从旅游和诗词的内在联结入手,以《和田诗词浅说》桥接昆仑壮美自然景观与和田独特的文化符号。
“论道昆仑”文化沙龙畅谈环节,新疆旅游景区(点)协会秘书长李磊就“文旅融合”“昆仑文化IP创造与传播”“区域协同合作”等话题与嘉宾探讨,为文旅IP打造提供新思路、新抓手。
嘉宾座谈。高楠 摄
文化沙龙现场还向社会发布《昆仑文化“和田共识”》、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路线和昆仑文化IP“鹿灵”三项成果;颁发昆仑文旅推荐官证书,并对“中国汽车旅行十大风云人物”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和“最受国人欢迎的国外十大自驾路线”进行表彰颁奖。
和田地处新疆最南端,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昆仑山北麓之间,文旅资源独具优势。目前,全地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7家,依托“万山之祖”昆仑山、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玉龙喀什河,全力打造“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
本次文化沙龙由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阿里地区文化和旅游局、第十四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新疆旅游景区协会和华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