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水寒山
诸永高速双峰出口,便到了大皿,立于村入口的“中华羊氏第一村”牌坊,份量看起来很重。双峰大皿自唐朝建村,已承载了1200年的历史,繁衍了41代羊氏子孙,现人口近3000余人,95%人口均为羊姓,是双峰乡政府驻地。始祖为唐朝侍御史羊鹗之三子羊愔,曾任嘉州夹江县尉(今四川夹江县),采菇辨药终老双峰。



中华大地上的村庄自古灿若繁星,重复着从无到有,又逐渐走向日落黄昏,最后重新消失在历史的浩瀚银河,能传承下来的,更是一段华夏的古文明,沉淀下来的,也是历史的光芒,古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双峰大皿历经风霜,在左右为难中,仍然屹立千年不衰,自然是羊氏族人对这片土地的情结。



浙中之地,山峦叠翠,自古有诸水之源之称。双峰山更是海拔较高,山水俊俏,从山两侧各有一条溪流流出,至大皿村汇集成皿溪,大皿祖先在皿溪上建桥三座,沿大皿溪东西两岸谋局,整个构思巧夺天工,形成天然“羊”字布局,当然,变是趋势,大皿村已与皿一皿二皿三皿四诸村连为整体,皿溪之上已不止只有三桥相接了。



任何物件在时光面前,走不出的方向都是腐败,天灾人祸,双峰大皿也不例外,但大皿的可敬,在于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了自明、清以来的大量古建筑群。石板铺路,青砖、黄泥、垒石为墙,黑瓦覆顶,木质框架房屋为主,三合院,一进、二进、三进四合院,建筑精美,走进村子的核心部分,仍散发着最原始、古朴的气息,巷陌、胡同,如同走进九宫八卦般的趣味。



大皿自古重视文化,多出名人,宅院考究,说它是座山野中的古城也不为过,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墙头马、檐、梁、廊、窗、门,这些从时光中搬过来的老物什,雕工技艺精湛,透着一股高贵与典雅的气质。砖木混建的明代进士牌坊,专为纪念宋朝进士羊永德而建。节孝坊专为表彰女子贞烈。清德堂、登科第都象一颗熣灿的明珠,依然有动人之色。




听说双峰大皿有一项特古老的绝技,炼火。每逢重阳,村里都会举行这项炼火仪式,这是项勇敢者的游戏,在媒体端鲜有相见,“炼火者”赤脚在火红的炭火上奔跑,以预示来年日子的平安,大皿人也有避祸袪病、凤凰涅槃之意。炼火,对于许多人的认识,极其神秘,近乎疯狂。




只有爱你的人才会为你留一盏灯,就是这句最温馨的话,看得出来,双峰大皿宫灯的情暖。大皿将宫灯挂进了紫禁城,足以证明大皿宫灯的制作技艺,和对家的重视。大皿村家家的檐下几乎都挂有宫灯,那是幸福的象征,浪漫的情调。亮灯,更象点亮日子的生生不息。大皿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称,制称也是大皿的一项祖传技艺,称,不仅计量之用,更有美好的愿望,称心如意。



大皿村的近代史,与宁波中学有过渊源。抗战几年,诸多东部学校内迁,其中就有宁波中学,因为双峰大皿的山深隐蔽,少有外人骚扰,宁波中学在大皿村办学三年,留下了当时在大皿村的场景,散文大家朱自清也曾任教于此。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大皿空出了几间房子供人参观。



踏入磐安的大皿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唐朝。这个隐匿于大盘山中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氛围和丰富的历史,成为了旅行者心中的秘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