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环秦岭第八届自行车联赛 (资料照片)
丹凤酒庄民宿 (资料照片)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富集,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等称号。近年来,商洛通过药食文化挖掘、赛事经济融合、全域旅游推动、气候疗养开发等路径,形成多业态融合、多模态创新,初步构建了“生态资源变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康养+”产业链,有力推动“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全域布局夯实康养基础
依托生态资源,推动药食挖掘。商洛拥有高纬度、高海拔、高矿物质的生态环境,孕育出1192种道地中药材,其中110种为药食同源品种。商洛市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开发药膳菜品45种、小吃10种,打造了“秦岭药膳”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餐饮—旅游”全产业链。融合饮食文化,商洛饮食文化兼容南北,推出124个地方菜系,融合了楚、赣、皖、秦等地的饮食习俗,“柞水十三花”入选省级非遗,商芝肉获评陕西十大名菜。强化品牌建设,商洛出台《加快药膳美食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认证制度,获评“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认证471个国家药膳食材和9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实施“五名计划”,打造20条餐饮示范街,培训1万多名餐饮人才;通过举办美食大赛等活动,带动2万多户群众增收。
培育赛事经济,推动康养消费。商洛市以美食赛事激活市场,举办了“秦岭山珍美食大赛”三级联赛,吸引了2200多名厨师参赛,评选出133个特色餐饮作品,带动限上餐饮消费增长26.2%。以体育赛事驱动消费,2024年举办沙排U19世锦赛等10多场国际赛事、100多场国省赛事及千余场群众活动,带动住宿、餐饮、商超销售额最高增长150%,直播带货农特产品超8000万元。深化“赛事+康养+文旅”融合,开展跟着赛事游商洛等主题营销活动,赛事期间重点景区游客量及消费增长超23%,部分民宿满房。打造“赛事+非遗+农产”模式,非遗展演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增长120%,有力促进了农户增收。
坚持点面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商洛市通过智慧赋能,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8家,开发“智游商洛”平台,实现电子门票全覆盖,游客监测精准度提升60%,“美食地图”APP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闭环。农旅联动,打造3条国家级、7条省级精品线路,培育出“柞水木耳小镇”“山阳法官农旅小镇”等示范项目,朱家湾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民宿集群年收益达30万元。跨界融合,商洛以美食为媒介,联动文旅资源,推出药膳主题线路和“康养+美食”体验,腊肉、核桃饼等特色美食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各地,夜间经济带动餐饮销售增长20%,形成“景区+乡村+美食”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功跻身全国旅游百强市。
用好气候资源,推动医疗康养。商洛市创新气候康养工作,创建6个“中国天然氧吧”县等33个国家级气候品牌,45个景点获评全国最佳气候景观地,带动康养民宿收益增长40%。构建医养闭环,建成135个中医阁、8家医养机构,形成“15分钟医养圈”,天竺山康养综合体等提供运动康复服务,形成了“医疗+养老”的生态体系。开发生态疗愈,利用秦岭生态优势打造森林浴、日光疗愈等项目,柞水云林小屋等民宿配套中医理疗,年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延伸药膳产业链,洛南溪乐谷推出药膳养生套餐,丹凤县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即食产品,形成了“气候+森林+药膳+民宿”融合发展的康养模式。
多维路径破解发展难题
商洛需以“政策协同、产业链升级、品牌国际化、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五维发展路径为核心,构建“医养游体药食”深度融合生态圈。着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激活产品创新、提升品牌势能,实现由“生态资源大市”向“康养经济强市”的跨越,聚力打造全国康养产业标杆,成为秦岭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
破解政策壁垒,推动机制高效运转。建议完善制度保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具有商洛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标准体系及配套政策,如技术创新、人才吸引、项目策划、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破解项目策划不专业、招商精准度不够、审批慢、落地难等问题。实施全市康养产业统计监测制度,推动文旅、医疗、养老数据互联互通。深挖IP价值,大力开发商鞅法治文化、四皓隐逸文化、闯王军事文化三大IP,打造实景体验园、养生秘境等文旅项目;转化沙排赛事IP,设立体育消费基金,建立IP授权收益分成机制,推出“商君令”竹简U盘等文创产品。整合区域资源,通过政策创新、IP赋能、资源整合,建立资源置换系统,构建产业协同评价体系,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产品创新,推动产业价值跃升。应强化人才科技支撑,实施“秦岭英才计划”,联合高校定向培育“文旅体康养”管理人才,柔性引进西安交大等专家团队,组建“文旅体康养产业研究院”,设立2000万元成果转化基金,对商业化项目给予销售额奖励政策。建立“创意众筹平台”,鼓励市民可提交产品改进方案,被采纳者享受利润分成。开发“文创评价”小程序,收集用户偏好数据,每月更新20%产品线,保持新鲜度。打造五大主题线路,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线串联药材基地、山地运动线开发攀岩溯溪项目、森林疗愈线建设负氧离子疗愈区、时空穿越线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低空观光线推出直升机体验产品,构建“A级景区—休闲农业—度假区—民宿农庄—森林浴—温泉疗养—品药膳—演艺体验”的康养旅游大环线。推动三链融合,开发赛事纪念药膳礼盒等融合业态,延伸产业链;开发“商洛美食地图”小程序和预制菜产品等,升级价值链;打造“药膳文化创意园”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复原“四皓养生宴”历史宴席场景,开发AR互动体验项目,打造来商洛必打卡网红餐厅,赋能文化链,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增强游客参与感和获得感。
引爆品牌势能,转化商业变现密码。建议创新推出年轻化康养战略,打造Z世代产品,推出“秦岭酷玩”品牌,开发电竞民宿、VR登山挑战赛及“国潮药膳盲盒”等潮流产品,建立游客数字共创平台。构建精准营销体系,针对银发、亲子、商务等客群定制特色服务,建立客源预警模型实现动态调整。优化消费场景,设计“住宿+体检+药膳”相结合的套餐体系,开发多功能“商洛康养码”,构建智能推荐系统。策划爆款营销活动,举办药膳申遗系列活动,打造“万人同品历史宴”等话题,邀请学者与网红联动造势,全方位提升商洛康养品牌影响力。
筑牢服务口碑,优化消费复购闭环。建议优化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榆商、洛卢高速及西十、西康高铁建设,开通西安旅游专列,试点“高铁+门票”联票和无人机接驳,实现游客快速换乘。打造智慧中枢,建设全域智慧管理平台、集成数据中心、监管平台等,开发“秦岭数字管家”小程序,部署5G传感器和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精准营销。推进标准建设,实施景区提质计划,推行餐饮民宿星级评定,建立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和食品安全责任险100%参保率,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强化生态赋能,拓展持续发展格局。搭借赛事外贸机遇,商洛成功举办了沙排U19世锦赛,吸引了53个国家450多名外籍人员参赛,推动“商洛核桃”等产品获欧盟认证,实现出口;丹凤借力红酒节、丝博会等高端平台,成功邀约20多国驻华使节参加。不断深化经贸投资合作推介洽谈会,商洛市与费尔干纳市签订《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牛背梁度假区跻身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录。打造国际平台,创建“秦岭国际康养论坛”,开发“丝路康养之旅”跨国线路,针对东南亚推出“逃离湿热”主题产品;建立国际康养认证体系,对民宿集群进行“国际慢城”标准改造。强化品牌传播,组建海外推广团队,开发多语种VR导览系统,拍摄多语种纪录片投放国际媒体。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新伙伴,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发行“康养REITs”募集资金,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通过赛事营销、平台搭建、品牌输出、合作共赢,全面提升商洛康养产业国际影响力。
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张祖成 孟祥杰 王英
编辑:吴函
责任编辑:韩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