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土、康养胜地”文旅品牌。在历史长河中,广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廉洁文化作为其中一颗璀璨明珠,与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革命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奏响独具特色的蜀道廉韵。8月1日起,“蜀道清风”微信公众号推出“蜀道廉韵”周末特别栏目,带您探寻广元跨越千年的廉洁印记,感受廉洁文化绽放的时代光芒。
红军城里的革命将领
中国红军城俯瞰全景。
红军曾在旺苍驻留2年多时间,旺苍由此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红军城。在这里,红军将领们留下许许多多廉政爱民的小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王树声
王树声。1933年6月,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73师师长的王树声率部解放旺苍后,进驻旺苍城。不久后,木门军事会议召开,红73师扩编为红31军,王树声兼任红31军军长。在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期间,王树声向部队宣布了一条规定:任何人要进入旺苍城,如果没有红军总部的路条,一律不准过哨。可是有一天,他要回红军总部,不巧警卫员忘了带路条,在一个哨棚前被两名刚刚入伍的哨兵拦住了,即使警卫员反复解释哨兵也不让其通过,并将他们押到了连部。连长一见是王军长,赶忙举手敬礼,并责备哨兵为什么连军长都不认识。王树声这时却说:“今天是我们自己马虎大意,没有带上路条。哨兵做得好,警惕性高,值得表扬。我虽是军长,规矩是我定的,就应该带头执行。”这事在当地传开以后,老百姓都称赞红军官兵一致,懂规矩讲纪律,与白军(即国民党军队)就是不一样。
徐向前
徐向前。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总部机关迁到龙潭街上清宫。有一天,勤务兵把徐向前的大白马牵出来遛,战马跑惯了山路,在这人多的街市上受了惊,撞翻了街边一家瓷铺店的摊子,许多瓷器稀里哗啦地摔得粉碎。徐向前知道后,马上带着勤务兵来到瓷铺店赔礼道歉,并拿出银元赔给掌柜。掌柜一见是部队的大首长,哪敢收,死活不要。徐向前便悄悄把二十多个银元放在他的铺子里,和他拉起了家常。徐向前走后,瓷铺店老板才发现铺子里的银元。
李先念
李先念。
1934年,时任红30军政委的李先念率部来到旺苍九龙场、木门场一带整训,军部设在九龙场杨家大院里。李先念对老百姓和蔼可亲,红军将士在驻地抢着帮老百姓扫地、挑水、劈柴,军民相处得像一家人,这让大院里的杨大娘非常感动。春节到了,杨大娘便将自家养的一只老母鸡杀了,炖好汤,送到军部李先念那里,军部同志一再推辞,不肯接收,杨大娘生气地说:“你们说红军和我们老百姓是一家人,为啥自家的鸡汤就不能喝?是不是嫌弃我这老婆子熬的汤不好?”李先念说:“好吧!大过年,院子里几家人就团聚团聚。”随后,掏出一些铜元给杨大娘,让她帮着操办。杨大娘说给的钱多了,李先念笑着说:“这次用不完,放在你那里,明年再用嘛。”其实,她家的鸡钱也算上了。就这样,军部的将士和大院的老百姓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团年饭。
启 示
王树声严于律己,规矩面前不搞特殊;徐向前爱护群众,主动赔付瓷货钱;李先念体谅民情,紧密团结群众,红军城里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我们要像革命先辈一样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规矩,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树牢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