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林霄 通讯员 汪晓玮 郑霞凤
关停采砂点后,开化音坑乡下淤村水岸沿线景观逐渐恢复。 音坑乡供图
傍晚时分,热气慢慢退散,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乡间渐渐热闹。“我们听说下淤村游玩项目丰富,马金溪水又清,就想来村里避避暑。”来自诸暨的游客周洁带着家人慕名而来,烧烤、玩水、逛艺术村,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下淤村接待17.5万名游客,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37万元。
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那时的下淤村可没有这般风景。“河道里到处制砂采砂,村庄遍地猪栏旱厕,山里乱砍乱伐现象频发,村里产业单一,村民几乎都以外出务工为生。”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回忆道。
关停采砂点、拆除“乱搭建”,治水造景要下定决心。2004年起,村里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本来就没产业,砂石场一关,大家更要往外跑了。”没了砂石场,村民们不乐意了,但叶志廷深知水生态是下淤村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此,叶志廷摆事实、讲道理,一家家做工作,村民们也渐渐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村子才能可持续发展。有了村民们的支持,水清了,山绿了,水岸沿线景观恢复了,下淤村也从原来的“种种砍砍”变成了“走走看看”。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2014年以来,下淤村大力开发滨河经济带,拓宽村道、建设游客接待中心。随后,各类文旅业态纷纷在此扎根。截至目前,下淤村先后培育霞洲烧烤园、水上乐园、汉唐香府等30余个业态,每年仅河岸经济的固定租金就超100万元。
随着文旅业态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本村的文旅经营中来。“我现在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既能照顾父母,又能管好家里的农田。”村民叶丽梅在村内的民宿从事民宿管家服务,能在家门口就业,她觉得很踏实。据统计,村内各类业态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80余个。
村子的生态好了,村民的钱包鼓了。如今,下淤村已经成了马金溪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农艺旅”融合发展成为村庄新的发展方向。
“我们通过推进闲置老屋改造提升,建成了艺术空间、摄影工作室、青花瓷基地等艺创空间场景,并邀约酿酒师、陶艺师、画家入驻。”叶志廷说,2024年,下淤村获评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漫步在下淤村,昔日的污水横流与杂乱无章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流潺潺、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下淤村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从“靠山吃山”到“生态致富”的华丽转身。村民从外出务工到在家门口就业,生态与经济在这里和谐共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