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景区实行儿童票双轨制
在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海洋馆的售票窗口旁,有一块标注儿童票标准的说明牌:未满1.2米或未满7周岁免票;1.2米至1.4米或7周岁以上未满1.4米可享儿童票。景区工作人员王东介绍:“我们严格依照规定执行这一标准。对于身高超过1.2米但未满7周岁的孩子,只要能出示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同样可以免票。”
这种“身高与年龄并行”的双轨制已实施约4年。王东表示:“以往仅按照身高来判定,1.2米至1.4米区间才符合儿童票标准。但如今孩子普遍发育较快,部分年纪小的孩子身高却较高,家长对此意见较大。调整后增加了年龄标准,相关争议明显减少。”
在日常运营中,严格执行政策为景区有效减少纠纷。王东表示:“若家长对儿童票标准存在疑问,我们会向其出示政策文件,并提供详情说明,将标准解释清楚。”除儿童票外,景区还针对“超过1.4米但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专门设置了优惠政策,“如此一来,从幼儿到青少年各个年龄段都能得到相应的照顾,提升了公平性,游客的接受度自然也更高。”
对于现行标准的合理性,王东表示:“目前的双轨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充分考虑了年龄小但身高较高的孩子的权益,也切实维护了所有儿童应有的福利。如果仅依据身高来判定,必然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放眼全国,不少国营景区在儿童票标准设定上都采取了类似的双轨制。例如上海的科技场馆采用“身高 + 年龄”双轨制,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以下儿童可免费参观,这一标准在保障公平的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操作需求。
凭身高判定兼顾效率与客流
“我们推出的是亲子票,一大一小套票,只要小孩身高在1.4米以下即可购买。”乐米自然界游乐园负责人丁海峰直言,该标准由景区自主制定,自开业一年多以来未曾变动。
在该游乐园入口处,张贴着一张身高测量表,孩子们经过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与之比对。丁海峰解释选择以身高作为判定标准的原因:“按身高判断最为便捷,现场一眼就能确定,无需查验证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过他也承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孩子身高超出标准一两厘米,家长提出请求,我们通常会适当放宽,一般1.45米以下基本都按照儿童票处理。
这种看似灵活的操作方式背后,隐藏着私营景区对客流量的担忧,同时也凸显出单一身高标准的局限性。丁海峰坦言:“确实有家长反映‘孩子才8岁,只因身高超过1.4米就需要购买全票’,我们对此表示理解。但如果按照年龄来判定,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孩子未携带证件时如何证明年龄?如何防范有人虚报年龄逃票?”在他看来,民营景区人力成本有限,身高标准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减轻核验负担,“若按年龄核验,需要逐一查看身份证,这将导致游客排队时间大幅延长,反而会降低游客的游玩体验。”
儿童票不应用身高“一刀切”
“单纯依据身高来判定儿童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一刀切’,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家长万梅的女儿刚满7岁,身高却已达到1.35米,这使得她在为孩子购票时常常遭遇困扰。
她回忆起一次看电影的经历:“孩子明明只有7岁,仅仅因为身高超过了影院规定的1.3米,就被要求购买全票。而有些发育较慢的同龄孩子却能够购买半票,这种情况实在不公平。”
在万梅看来,身高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弹性”反而带来了更多麻烦:“有些孩子在通过检票口时会故意蹲下降低身高,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穿上厚底鞋来‘达到’身高标准,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当前标准的不合理性。”相比之下,她更加认可年龄标准所具有的客观性:“年龄是固定不变的,出生日期无法造假。如今景区购票大多实行实名认证,票务系统能够查询到相关信息,而且携带证件也并非难事,所以按年龄判定更为公平。”
对于部分景区推行的双轨制,万梅表示十分支持:“‘年龄为主,身高为辅’的模式较为合理,兼顾了公平与便利。年龄标准确保了公平性,身高标准则能应对孩子未携带证件的特殊情况,这样家长们的抱怨自然会减少。”
她唯一的期望是能够进一步统一儿童票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制定相应标准,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一定年龄以下的孩子都应当享有优惠,不应再让家长们为猜测规则而烦恼。”
许多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和观点。他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越来越大,传统的单一身高标准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在他们看来,年龄标准能够更精准地保障儿童权益,而双轨制则是在当前条件下较为理想的过渡方案。
在采访过程中,丁海峰表示:“单纯按照身高判定确实不够公平,如今孩子们生活条件优越,普遍长得较高。‘年龄为主,身高为辅’的模式能够更加全面、合理地解决问题。”王东也认为,双轨制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方案:“既不会让‘高个子小孩’的权益受损,也能避免景区陷入频繁的票务纠纷之中。”
本报记者 石喻涵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