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9月4日,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停业公告,公告称,由于租约到期以及品牌战略的规划调整,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闭馆后,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续写辉煌,少数蜡像也会“荣休”妥善保存,游客可以前往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及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延续这场星光熠熠的名人奇妙之旅。
相关信息显示,杜莎夫人蜡像馆于1835年在英国伦敦创立,属于默林娱乐集团麾下。蜡像馆凭借精湛的制作工艺,还原世界范围内各个时期政治、娱乐、体育、时尚等领域知名人物。在全球多个城市如阿姆斯特丹、曼谷、伦敦、好莱坞、纽约、上海、北京、武汉、重庆等均设有展馆。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视觉中国
位于前门大街的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于2014年5月31日正式开放,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成人票售价139元,学生票99元,儿童票89元,在开业初期一度成为游客争相拍照打卡地。馆内设有费翔、张颂文、张杰、罗云熙、邓超、尚雯婕等明星的蜡像,还设有“体育巨星”主题区,陈列李娜、姚明、科比等体育名人蜡像。
有网友评论认为,名人蜡像馆业态在当下文旅市场环境中面临多重挑战,闭馆并非偶然,“明星IP” 吸引力衰减、内容更新跟不上消费需求以及叠加核心商圈高租金承压,租约到期成 “止损契机”。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虽曾凭借 “明星效应” 吸引游客,但受人们消费习惯变化影响,近三年日均客流较开业初期下降约 40%,门票收入难以覆盖高昂成本。
相关消息显示,今年5月8日,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官宣停业,该馆开业于2016年。随着重庆和北京两家杜莎夫人蜡像馆相继关闭,不少人在社交平台热议“这个品牌没落的速度着实有点快”。
根据公开信息,默林娱乐集团2023年亏损2.14亿英镑,2024年全年税前亏损额达4.92亿英镑,可见该集团的亏损正在进一步扩大。
有分析指出,蜡像馆属于高成本运营项目。单尊蜡像的制作需由海外专业塑像师耗时三至四个月完成,成本可超百万元。加之国际运输、日常维护及环境调控等持续投入,运营开支更为庞大。目前,蜡像馆的收入主要依赖门票及部分周边产品销售,其经营状况与客流量紧密相关,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随着人们对休闲体验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游客愈发青睐互动性强、沉浸感突出的旅游项目。尤其是借助AI技术打造的科技沉浸式体验,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动态交互特性,日益受到市场欢迎。相比之下,传统蜡像馆等静态展示型景点因缺乏互动体验,正面临客源快速流失的挑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