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与旅游观念转变,游客需求从“观光打卡”向“文化体验”延伸,兼具地域特色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通辽有什么文创特色产品?文创产品自动售卖机在什么位置?文创产业链又有哪些新变化?来跟着记者镜头去看一看。
在开发区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城市之光馆内,一台设计精巧的智能贩卖机格外引人注目。玻璃橱窗里,印有通辽logo的皮革笔记本、简装纪念币、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整齐陈列,不少市民游客正对着屏幕认真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
“之前来这边也没怎么注意到有这个贩卖机,没想到在看城市之光时能碰到,这些印着通辽风景、民俗元素的小物件,想着带回去给小孩子做个纪念,也能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 市民王鑫说。
选购文创产品、把旅行的记忆带回家,日渐成为很多游客旅行的“标配”。这些文创产品以通辽地域文化为核心灵感,从标志性自然景观到特色民俗符号中萃取设计元素,例如:皮革笔记本上的通辽logo,融合了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既展现地域辨识度,又兼具实用属性;纪念币则融入了通辽多种地域元素,成为可触摸的“城市记忆”;钥匙扣等小物件更是以精巧造型承载草原文化、辽河风情等特色,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传递通辽故事的“移动名片”。
如果说文创产品贩卖机是“轻量化”的文化触点,那么占地1500平方米的“内蒙古礼物”展馆则是全方位展示草原文化的新地标。这里集“悦来通辽”系列文创、“悦来十二境”文创、非遗文创产品及非遗技艺展示于一体,成为聚合草原文化力量、引领文创时尚潮流的重要平台。“我是从沈阳过来,今年想着往北边走走去看大草原,知道这边有很多牛肉干、奶制品等特产,然后来到这边看到这些文创产品,背后蕴含了很多文化内涵,我想带回去,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和家人朋友分享我的这趟旅行。”游客刘磊说。
“我们馆内陈列的展品和特产,既保留了非遗技艺的核心精髓,又通过设计创新贴近大众需求,就是为了让游客感受到文化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始终认为,展馆不只是展示空间,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这些文创产品承载的正是通辽文化的深层密码,让游客通过一件文创、一次互动,读懂通辽不只是草原的辽阔,更有非遗的温度、民俗的厚重,这才是我们想传递的文化内核。”通辽市悦来河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初晨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民游客可以在辖区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西辽河影视文创基地、科尔沁民俗风情园等多个商圈、景区,通过文创产品贩卖机购买文创产品。通过这些产品让市民游客在感受新城发展活力的同时,更能以物为介,深入了解通辽的历史厚度与北疆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也是开发区促进新型消费发展,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新型业态的有力尝试。
开发区作为通辽市中心城区,以草原城市会客厅和城市休闲目的地为定位,大力支持文创产业发展,整合文化资源,以数字赋能,与多行业跨界合作,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打通市场化的产业链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