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今年夏天,作为传统避暑省份的吉林省,有些不走寻常路。不靠海的长春打造了2万平米的粉色沙滩;每逢周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切换成为步行街;滑雪场变身成骑行和露营聚集地;长白山为《盗墓笔记》粉丝打造火爆出圈的“十年之约”系列活动…… 很多游客说,吉林好玩的地方变多了。
《吉林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报告》中显示,吉林省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平均湿度70%。高纬度、低温度的吉林,是全国四大避暑区域中避暑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不过长期以来,吉林省以冬季冰雪资源闻名,夏季旅游产品却相对单一。今年,吉林省从传统的消夏避暑文旅模式中突围,重点打造避暑+运动+度假+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新场景。创新升级文旅体验,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让游客为快乐买单,成为吉林省知名旅游景点和新晋网红打卡地追求的共同目标。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6月中旬以来,吉林暑期旅游热度飙升。长白山天池景区环比搜索量增加45.7%,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搜索量分别增加33.3%和20%。吉林省的景区里不仅人山人海,景点周边的商铺和集市的客流量更是源源不断。
焕新城市历史街区
“我还是第一次在机动车道上随意行走。”走在长春的新民大街上,不止一位游客有类似感慨。
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新民大街,有着近百年历史。街路两侧有10多处建筑,其中5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焕新历史街区,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今年2月,长春启动了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并在7月初的消夏时节开街。
改造后的新民大街拆除了街路两侧的围墙,释放出4.5公顷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重新翻修了道路中轴绿化带,沿街打造了13处造型别致的口袋公园,供市民和游客休息。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游客到新民大街的游览需求,从8月9日的周六开始,每逢周末,新民大街会进行交通管制,临时切换为步行街。
步行街时段的新民大街,持续举办“新民向新·消夏艺术季”主题巡游活动。站在路中间放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行人。街边有京剧、评剧、杂技、音乐会等文化演出轮番登场,还有动漫展示和红旗品牌不同车型巡游等活动。
在新民大街上的新民集市上,有很多长春的“老字号”企业摆起摊位,还有刺绣、糖人、漆扇等非遗技艺展示和销售。新民大街开街首日,就吸引了23万人次前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新民大街已经吸引了超150万人次来此游览。
刘美琪是新民大街沿街一家咖啡店的店长。新民大街开街后,店里平时每天可以销售五六百杯咖啡,周末时销售量能超千杯。有时因为顾客太多,店员忙不过来,咖啡店只能临时限流。
目前,新民大街沿街有29家特色店铺,其中有13家是东北首店,包含有咖啡店、特色餐饮、非遗工坊、艺术空间等。
街路两侧还摆放着扫码领取“政府消费券”的宣传牌,消费券可以在新民集市的摊位上使用。听说新民大街吸引了不少省外游客前来,长春市民石玉萍一家四口专门陪青岛来的亲戚逛了新民大街。
她发现,不仅新民大街火了,还带动周边的桂林路商圈和红旗街商圈更加火爆。逛完新民大街,步行一公里,就可以到桂林路夜市品尝长春小吃。
这个暑期,跟新民大街一起出圈的还有位于长春老城区的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们习惯称这里为“春京西”。
在“春京西”街区,有26栋历史建筑群。同为历史街区,“春京西”主打戏剧节、艺术展、文学季等主题活动,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年轻活力的城市消费空间。
在“春京西”,不仅有剧场,还有不定期举办的独立影展、读书分享会、剧组见面会等活动。这里开始成为长春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以前外地朋友来长春,总觉得没什么可以特别推荐的去处。”在长春一所高校工作的郑丽说,今年长春明显不一样,她已经来“春京西”看了两场话剧。7月末,她还和朋友一起参加了“春京西”的文学季活动,听国内当代文坛的作家现场分享,排队等作家签售。
提供情绪价值 游客为快乐买单
在不靠海的长春,也可以有沙滩和“赶海”公园。这个夏天,在位于长春伊通河边的的肆季南河河岸公园里(以下简称“肆季南河”),打造了2万平方米的粉色沙滩、金色沙滩,内陆城市也有了类似海边度假的场景。
据了解,肆季南河项目受益于伊通河的生态提升。伊通河由南向北贯穿长春市区,曾经水质恶化、生态失衡。2016年,长春市全面开展伊通河综合治理后,修复了110公里生态缓冲带,新建湿地106公顷,新增绿地1350公顷。
近年来,随着伊通河更美更清澈,沿河边的文旅项目相继出现。新的消费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作为免费开放的沙滩,肆季南河在开放首日游客就突破了10万人,周边商铺在开业两天内总销售额超过300万。
打破同质化的传统文旅模式,打造差异化消费场景,把文化、旅游、商业相融合的肆季南河,成为孩子和家长们来长春旅游的目的地。
吉林中庆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肆季南河项文旅目的打造者。“夜晚的肆季南河比白天更热闹。”该公司演艺负责人王润东介绍,白天有音乐喷泉表演,夜晚化身水幕光影秀,还有沙滩影院、日落音乐会和烟花秀等多种文旅项目。
“这些项目,游客都可以免费体验。”王润东发现,给市民和游客提供足够的体验和情绪价值后,大家就愿意来肆季南河,来了还能待得住。
夜晚的肆季南河粉色沙滩,挤满了挖沙子的孩子和家长。有创意且免费的文旅体验项目,激活了长春的夜间经济。
目前,肆季南河日常人流量5万人次左右,周末超10万人次。景区内有精酿啤酒、艺术咖啡、花艺、小吃等50多个商业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有前来排队消费的游客。
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
长春之外,吉林省各市州也在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8月17日,来自全国的数万名“稻米”齐聚长白山参加“十年之约”活动,登上了当天各大新闻网站的热搜。
“稻米”是对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粉丝的称呼。从2015年开始,每年8月17日,《盗墓笔记》的粉丝都要来长白山过“稻米节”。
把《盗墓笔记》IP与文旅场景结合,成为长白山旅游的新策略。今年,是《盗墓笔记》粉丝发起“稻米节”的第10年。为了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稻米”更好的文旅体验,长白山管委会策划了“2025长白山重逢之约·八一七稻米节音乐会”。此外,还在8月15日至17日之间举办了《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见面会、稻米集市等活动,吸引“稻米”前来深度体验。
同时,为了保障数万人的安全,长白山管委会还协同吉林、白山、延边等地相关部门为“稻米”提供场地协调、安保部署、交通疏导等服务。
“以前来长白山,也就待一天,看看天池,现在能待上好几天。”95后长春姑娘汪伊和她的苏州朋友张婷都是《盗墓笔记》的粉丝。在汪伊看来,现在的长白山不仅仅是旅游地,还是年轻人的精神向往地。
为了让游客能留得下、玩得久,吉林省各大滑雪场也推出了新玩法。以往的滑雪场都是“忙一季,闲半年”,今年的滑雪场和冬季一样有人气。
位于吉林市的松花湖度假区,冬季是滑雪爱好者聚集的滑雪场,夏季则变身成为避暑地。今年,松花湖度假区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打造了露营、骑行、森林穿越、看花海等20多项山地游玩项目。
暑期的每天清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松花湖度假区的缆车前排起长队,准备去山顶看日出和云海。
85后的杨璐在松花湖度假区经营了5间民宿。最近两个月,她的民宿都被订满了。杨璐发现,以前暑期来松花湖度假区的省内周边游客较多,今年外地游客数量明显增长,其中南方游客最多。
暑假期间,为吸引年轻游客,松花湖度假区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享优惠政策。此外,还提供景区直通车,方便游客夜游松花江和观赏室内雾凇等景观。景区直通车串联起了吉林市城区其他的文旅资源,实现了游客留得下、玩得久。
把工业遗产打造成连片的文旅综合体,吉林省中南部小城辽源从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化为新晋文旅打卡地。
煤炭曾是辽源的支柱产业。为了突破采煤沦陷区的治理难题,从去年开始,辽源通过矿坑修复和文创赋能,打造了天陆山欢乐荟、悦动辽源欢乐荟与超级ONE篮球主题公园构成的环东山集群。市民和游客来一趟,可以体验多种文旅项目。
今年,辽源又在原废弃道岔厂工业遗址上打造了黑金小镇文旅综合体。在这里有可以了解辽源煤炭开采历史的科普体验馆,还有主题娱乐、亲子互动、时尚商圈、美食休闲体验区。从5月试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
步行街模式的新民大街人山人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摄
新民大街上举行户外音乐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摄
新民大街上的新民集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摄
白天肆季南河粉色沙滩。长春文广旅局供图
傍晚的肆季南河沙滩。长春文广旅局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