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暑期,全国各文博场馆再次迎来一年中尤为火热的参观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看展、逛馆列入“暑期必做的事”之一,青岛市南区也早早迎来了客流高峰。
进入暑期以来,市南区各文博场馆不断优化服务细节、丰富活动形式,接住“顶流”流量,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让市民游客的体验更加舒适、便捷。文博游持续升温的背后,是大众传统文化基因的深度激活,同时,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消费产业链也撬动了文旅消费新增量。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市南区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博资源。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博物馆24家,内容覆盖海洋文化、名人文化、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一级馆3家,实现每2.03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国际领先水平。为满足市民游客对暑期文博场所和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市南区策划推出了2025年暑期“文博市南”公益研学课堂系列活动,推动辖区文博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联动区域博物馆,精心筹备了30余场研学活动,深度挖掘市南区优秀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海洋文化等多种元素,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知识储备群体的需求,开发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研学课程,以专业视角与创新形式,为参与者搭建沉浸式文化学习平台。”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丰富的馆藏资源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青少年研学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青岛邮电博物馆,青少年了解了信息起源和青岛邮电发展历史、通信技术演进过程,激发了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在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学生们临摹经典画作,感受名人故居的文化氛围;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青岛赞一油画博物馆,青少年们通过参观和互动赏析,传承红色基因,了解革命历史与藏品艺术价值。
近年来,市南区持续深耕“文博市南”研学品牌建设,通过整合博物馆教育资源,构建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体系。以海洋文化、自然科学、传统文化、艺术美育为核心主题,策划开展百场公益研学课堂。创新采用“专家进校园进社区+群众走进博物馆+线上直播”的立体化模式,近3年累计开展活动300场次,线下参与人数达1.7万余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5.2万人次,切实推动文博资源融入群众生活。
“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发挥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深耕精品内容;运用数字技术增强互动体验,讲好‘博物馆故事’;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创新教育功能,让‘文博热’持续‘热’下去。”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