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推荐
超大泳池酒吧、
水上喷泉、音乐秀场、美食集市
……
热闹的景象
让人难以想象
这片土地数年前还是一个
老旧的村级工业园区
“佛山不夜岛”成为佛山又一个夜间文旅地标。通讯员供图
这里就是佛山不夜岛。它由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由企业全额投资并接手基础设施建设、公园管护和运营,同时通过出租的方式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从长期闲置地到夜经济新地标,试业刚满一个月的佛山不夜岛,已成为南海大沥打造“无闲旺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佛山中心城区的新定位下,大沥镇以“全域联动”思维破解产城空间的发展考题,通过土地集约化改造、产业载体升级与民生配套协同,探索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转型路径,构建起“百千万工程”框架下产城融合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空间重构:
从“碎片化”到“集约化”的突围
传统村级工业园的“低效散乱”,曾是大沥产业升级的最大掣肘。破局之道,在于成片整合与定向更新。
今年上半年,大沥以加快推进“双1000亩”计划为突破口,即动工建设产业项目1000亩,表决、挂网产业项目1000亩,打出一套空间重塑组合拳。目前,这个任务已经完成阶段性目标,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六联)等8个“工改工”项目相继挂网、摘牌,河西盛世腾飞等9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累计盘活土地超1400亩。
今年3月,大沥镇举行2025年“双1000亩”重点项目发布会。南海融媒记者 吴志恒摄
“双1000亩”不仅为产业升级腾挪出宝贵空间,更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领域集聚。当大转湾全球五金建材采购中心(一期)正式投产,黄岐泌冲电子科技工厂竣工验收,曾经碎片化的“工业锈带”正加速蜕变为连片发展的“创新走廊”。
2025-03-20
产业焕新:
科创与商贸双轮驱动空间价值
空间重塑的深层逻辑,是产业动能之变。当下,大沥一手抓传统商贸转型,一手促科创生态培育,为重构的产业空间注入新内涵。
在商贸端,铝材、内衣等行业的42家企业积极申报参与“大沥甄选”区域品牌建设,金沙洲直播电商选品中心引入超百个合作品牌,“电商+”产业对接会等推动南海制造“内外双循环”。
翔海总部大厦设计意向图,以最终规划方案为准。
在科创端,“大湾区青创高地建设‘科创五条’”谋划出台,总规模1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启动筹备,19家规上工业企业推进数智化转型。当翔海集团总部大厦、汇谷科创等16个超亿元项目落地生根,传统产业空间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机。
城市提质:
民生配套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
产城空间的重塑,最终指向人的获得感。大沥在“腾笼换鸟”中,始终将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配套同步嵌入城市肌理。
教育方面,“未来名师学院”作为全国首个镇级名师培养平台率先成立,大沥实验中学、东秀小学即将竣工,预计新增1620个学位;医疗方面,大沥医疗集团挂牌“佛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两院区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可,“三高智管”家医签约服务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

大沥实验中学实景图。
文化赋能更塑造独特城市品格:灯湖中轴音乐季、稻田音乐节等文化IP长红出圈,“水岸联动”治理贯通河岸2.2公里,盐步老龙1432文化街区建设深化城产人文融合。当机械式停车楼建设展开探索,当“沥小哥”探店项目激活社区烟火气,产业新城与宜居之城渐成一体。
九龙欢乐PARK。通讯员供图
在“百千万工程”攻坚突破、务求三年见成效的关键阶段,大沥镇正以空间重构优化城乡布局、以产业升级夯实发展根基、以民生配套补齐城乡短板,绘就产城融合提质增效的新格局。这也深刻诠释了“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新时代城镇转型发展的逻辑重构——以空间为纽带,让产业与城市“共生长”,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千钧之力”,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注入坚实镇域动能。

来源:南海融媒原标题:《百千万·沥程|激活空间效能,让城产人文“共生长”》编辑:邹文丽
校对:何颖熙、赖嘉华、梁鸿兴监制:温爱霞、李翠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